文:鄒玉杰律師;
做一輩子刑辯,防一萬人失足……
〇1
哈耶克曾留下一句振聾發聵的名言:“通往地獄的道路,通常是由人們善良的意愿鋪就的。”
這句箴言穿透歷史與現實的迷霧,在無數事件中得到印證,警示著我們:善意若缺乏理性的考量與周全的謀劃,往往會偏離預期軌道,釀出意想不到的悲劇。
〇2
回溯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戰國,魯國曾頒布法令:凡解救淪為他國奴隸的魯國人,可向官府領取豐厚獎金。這一制度意在鼓勵民眾行善,形成互幫互助之風。
子貢,作為孔子門下富有的弟子,憑借雄厚財力解救眾多同胞。然而,他秉持“施恩不圖報”的高尚理念,每次解救后都婉拒獎金。
子貢自認為此舉彰顯了君子風范,卻未料到這一“善舉”產生了嚴重的連鎖反應。
孔子敏銳洞察到其中隱患:子貢的行為抬高了行善的門檻,讓其他人陷入兩難境地——若收取獎金,會被指責不如子貢高尚;若不收,又難以承受行善的成本。
久而久之,人們對解救同胞之事望而卻步,原本旨在激勵善行的制度,因子貢看似善意的行為而形同虛設。
子貢以個人道德標準打破制度平衡,無意間扼殺了眾人的行善熱情,讓善政淪為空談。
〇3
自然界也在上演著類似的悲劇。
在廣袤的海灘上,新生的小海龜破殼后,需奮力爬向大海才能獲得生存機會。
為降低風險,它們會派出偵察兵先行探路。若偵察兵順利抵達海水,便意味著安全,大部隊隨之出動;若偵察兵遭遇危險,其他小海龜則會暫避鋒芒。
曾有一個小男孩,在海灘游玩時看到偵察小海龜面臨海鳥威脅,出于憐憫之心,他將偵察小海龜一一護送至海中。
小男孩滿心以為自己做了件好事,卻不知這一行為傳遞了錯誤信號。
大批小海龜誤以為環境安全,紛紛爬出巢穴,結果遭遇早已等候多時的海鳥。剎那間,海灘成為殘酷的獵場,無數小海龜葬身鳥腹。
小男孩的善意,以愛的名義,卻給小海龜群體帶來滅頂之災。
〇4
步入現代社會,這樣的案例依舊屢見不鮮。
轟動一時的許霆案便是典型。
法官在審理案件時,或許懷著幫助老太太獲得經濟補償的善意初衷,寫下“如果不是你撞的,你許霆為什么要扶老太太呢”這樣的判決表述。
這一判決看似在維護弱者權益,實則打破了社會信任的基石。它向公眾傳遞出一種扭曲的邏輯:幫扶他人可能面臨被訛詐的風險。
自此,“扶不扶”成為困擾社會的道德難題。
當老人摔倒在街頭,路人因害怕惹禍上身而選擇冷漠圍觀,善意的判決不僅未能弘揚社會正氣,反而讓社會道德水準下滑,讓本應溫暖的人間多了幾分寒意。
〇5
司法實踐中的案例同樣發人深省。
在近期辦理的一起案件中,鑒定人出于為受害人爭取權益的考慮,出具了這樣的鑒定意見:“若查證受害人在某一時間段內未出現再次外傷,其后期傷情與一個月前受傷即存在因果關系”。
這一意見看似在為受害人撐腰,卻存在明顯漏洞。它可能誘導部分心懷不軌之人利用規則謀取私利,制造冤假錯案,損害司法公正。
更嚴重的是,這種隨意出具的鑒定意見會削弱鑒定行業的權威性與公信力,讓公眾對司法體系產生質疑。
〇6
這些案例無一不在訴說著同一個道理:好心未必能辦成好事。
善意僅僅是起點,而非終點。
若僅憑一腔熱情,不經過嚴謹的論證與思考,不考量行為的后果與影響,美好的初衷終將走向反面。
無論是個人的道德選擇,還是社會制度的制定、法律的裁決,都需要理性與善意并行。
唯有如此,我們才能避免踏入善意的“陷阱”,讓真正的善與正義在世間生根發芽,溫暖人間。
作者:鄒玉杰律師
九章刑辯創始人,安徽律師門戶網創始人;
亳州律協刑委會主任,金亞太(亳州)律師事務所主任,譙城區法學會首席法律咨詢專家……
目標:窮二十年蠻力,救一百條人命!
#亳州刑辯
#亳州市最厲害的刑事律師在哪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