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00年,隋朝朝堂經歷了腥風血雨般的權力清洗,太子楊勇及其勢力都被削權甚至清除,最終楊勇被廢,楊堅改立楊廣為太子。
而楊廣奪太子的過程中,主要的功臣就是楊素。
但也正因為楊素站隊楊廣,所以在歷史上楊廣被黑得很慘,楊素其實也是如此。
實際上楊素的權力也是楊堅給的,目的也是讓他變成楊廣的背后支持者。但在楊勇被廢后,楊堅削了楊素的權力并提升自己女婿柳述在朝堂中的權力。
楊素為什么被削權呢?真的是因為楊素貪腐和奢侈嗎?為什么我們說背后依然是隋朝內部的權力較量呢?
我們今天就來聊一聊楊堅為什么要削楊素的權力,背后體現了楊堅怎樣的考慮?
01
《資治通鑒》原文
(原文和譯文的文字版本可以參看本公號同步發布的原文和譯文文章,文字版本可以按自己設置放大觀看,本文囿于篇幅限制,僅放置圖片
原文文字版本請點擊以下鏈接閱讀
02
譯文
03
楊素在后世的歷史上的名聲不是特別的好,但客觀的說,楊素獲得的權力確實都是自己打下來的,他對于大隋的功勞是巨大的。
首先就是楊素的出身好,他是地地道道的弘農楊氏出身,比楊堅這樣假托弘農楊氏的要更根正苗紅。這也就決定了他從小受到了非常好的教育,而且在朝堂上下有很好的人脈關系,這都是一個人成功的關鍵。
其次楊素這個人不論是文采還是武略都是在歷史上留下濃重的一筆的。隋朝能建國,楊素是功不可沒的。
比如當年北周滅北齊,楊素就已經嶄露頭角,就因為戰功赫赫被宇文憲封為安成縣公,食邑一千五百戶。
正因為如此楊堅才會拉攏楊素,最終楊素也投靠了楊堅,成為楊堅能夠篡位成功的重要因素。
后來楊素又在平定三總管之亂中立下大功,這也證明楊堅選擇楊素是選對了人。
之后楊素在滅南陳,北伐突厥以及平定南方叛亂方面都立下了大功。所以他才成為楊堅所依賴的中堅力量。
在蘇威出局之后,楊素和高熲就成為左右丞相,成為楊堅的左膀右臂。但因為高熲站隊楊勇,而這時楊堅和獨孤伽羅已經決定要換掉楊勇,所以楊素才被選中成為楊廣的核心支持力量。
正是有了楊素站隊楊廣,所以最終楊堅才得以迅速的肅清了太子楊勇和高熲的勢力,而這個過程是殺得人頭滾滾的。當時 上柱國劉昶 , 王世積,史萬歲 這些朝堂內外的勢力都站隊楊勇,關隴勛貴包括山東的豪族比如李德林等也是站隊楊勇的,要沒有楊素站隊楊廣和楊堅,當時的朝堂其實可能是鎮不住的。畢竟楊勇當了九年太子,很多勢力為了博取自己的前程,早就依附了楊勇。
但是楊勇被廢,并不意味著支持楊勇的勢力就此善罷甘休,他們也清楚自己站錯隊的代價會非常大,所以還是會抱團試圖扳倒楊廣。其實后來楊秀的事件以及楊諒的反叛,背后不一定是這兩個人想要叛亂,而是背后支持他們的勢力使然罷了。
所以人一旦被裹挾到了政治較量中,真的就會身不由己,因為只要陷入政治漩渦,很可能就是把全家族的人頭都捆綁上了。
而楊堅在廢掉了楊勇之后,為什么要削楊素的權呢?其實不一定是楊素這個人怎樣,而是一種政治需要罷了。文中說楊素和其家族權力很大,其實封建社會的高層都是如此,而楊素在北周時代就被封公了,后來楊堅沒得封就封他的家人,確實人家的富貴是出生入死打出來的。
文中還提到朝臣忤逆他們的,有人就被處死甚至夷滅全家;附會他們的人和他們的親朋故舊,即使沒有才能,也必定加官進爵。朝廷內外的人都屈服于楊家的勢力,無人不畏附楊素。敢于與楊素對抗而不屈從的人,只有柳彧和尚書右丞李綱、大理卿梁毗而已。
其實這段并不是楊素如何,而是當時朝堂的政治斗爭的殘酷,楊素站隊楊廣,那么楊堅為了鞏固楊廣的權力,一定會清洗楊勇的勢力,楊素不過是楊廣的代言人罷了。而從后來看,柳彧、李綱、大理卿梁毗其實都是支持楊勇的勢力,比如李綱之前就被任命為太子洗馬,專門輔佐楊勇的,他忠于楊勇怎么可能被楊廣接受呢?而梁毗上書楊堅指控楊素。為什么楊堅會震怒,我們讀了之后也會覺得通篇其實沒有什么實際證據,所指控楊素的行為其實背后都是楊堅授意做的,看完之后楊堅認為不過是借彈劾楊素借機指責自己罷了。背后其實滿滿的是對楊堅廢太子的不滿,所以楊堅才震怒。
但楊堅也清楚梁毗這個人還是有能力的,不過是因為其性格,可能被人拿出來當槍使罷了,所以楊堅最終也沒有深究這件事情。這背后其實體現的是楊堅作為一個政治家,他看問題還是比較準的,也知道對什么人應該采取什么樣的措施。
但楊堅在廢掉楊勇之后,肯定也不會讓楊廣在朝堂上獨大,畢竟他還是天子,他要對楊廣的權力進行制約,所以扶持自己的勢力,削楊素的權就變得很正常。當時柳述是楊堅的女婿,所以柳述不大可能完全投靠楊廣,他的權力是楊堅給的,所以會聽命于楊堅。就跟過去用外戚來制約朝臣一樣,楊堅扶持柳述其實就是要平衡朝堂的權力,削弱楊素的權力也是如此。太子還沒登基,讓太子的勢力過大不是好事。
所以這件事情背后其實并不意味著楊堅不認可楊素的功勞,也不意味著楊素犯了多大逆不道之事,削楊素的權力不過就是平衡朝堂的結果。
這段文章中還記載了貝州刺史裴肅上書楊堅希望重新啟用高熲,并給楊勇和楊秀封國的事情。楊堅召裴肅進京,楊堅并沒有因為裴肅給高熲和楊勇、楊秀說話就跟處理其他人一樣處理裴肅,而是跟裴肅解釋了為什么還不能啟用楊勇等人的原因。
其實楊堅禁錮楊勇和楊秀是對的,是對他們的保護,因為他清楚放他們出來,勢必就成為一些勢力爭奪權力所要謀取的對象。而這顯然是將自己的兒子推上斷頭臺的行為。其實楊堅之前對開國功臣也是這個態度,就是給你很好的待遇,但要削掉你的權力,其實確實只有這樣才能避免他們卷入政治斗爭從而被滅族。
楊堅當然也能分辨出來哪些人是權力爭奪背后的推波助瀾者,哪些人并不是處于權力爭斗,而僅僅是同情高熲等人,所以他才對裴肅非常的客氣,并沒有為難裴肅,也沒有治罪。后來的楊廣也沒有因為這個而治裴肅的罪,只是讓裴肅去到廣西任永平郡(今廣西藤縣東北,北流江東岸)丞。
所以從這一點來看,楊堅和楊廣在對待下屬方面,其實并不是如有些野史為了流量渲染其暴虐,而有些被處理的官員之所以被處理根源還是參與到了政治斗爭中,而政治斗爭本身就是你死我活的,這就是政治斗爭的殘酷性,在古代封建社會尤其是如此。
所以我們才不斷的勸諫很多讀者,不管是在官場還是在職場,不要輕易的站隊。其實站不站隊,對于高層領導而言,一眼就是可以識別的,而一旦站隊失敗,就是仕途和政治生涯職業生涯的終結,這個代價是很大的。
既然聰明人都知道這個道理,為什么官場職場的權力爭斗還如此激烈呢?畢竟站隊就是賭博,賭贏了就是坐上直通車,很少有人能抵御這種誘惑罷了。
關注《讀史學文》,解碼更多王朝興衰密碼
加入讀史明智知識星球,探討更多感興趣的歷史話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