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在山東省濟南市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推廣三明醫改經驗、深化以公益性為導向的公立醫院改革有關情況。山東省衛生健康委主任馬立新介紹,山東省是人口大省、經濟大省,經濟總量居全國第三,群眾對醫療服務也有更高期待。山東認真學習推廣三明醫改經驗,在認識上上下統一、推廣上因地制宜、步伐上堅定不移,特別是以公立醫院改革與高質量發展示范項目為引領,以點帶面,迭代優化改革舉措,讓改革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眾。
三方面著力推廣三明醫改經驗
將三明醫改經驗本土化的探索中,山東重點朝著三方面下功夫。
一是在完善機制上下功夫。山東省委、省政府將學習推廣三明醫改經驗列入工作重點,將改革成效納入對市縣高質量發展考核。衛生健康、醫保、藥監等相關部門建立協作會商機制,加強政策、信息的互通、共享,共同抓好重點工作任務落實。多數市實現黨委常委牽頭抓醫改,市、縣政府全面落實一位領導分管醫療、醫保、醫藥工作。
二是在保障公益性上下功夫。政府認真落實辦醫責任,近5年全省財政對公立醫院補助投入年均增長25%。落實藥品和高值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政策,分別落地824種、40類,價格顯著下降,比如,人工耳蝸類耗材單套價格從平均20余萬元降至5萬元左右,降價幅度達到75%,以濟南市歷下區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等患者為例,集采后藥品價格平均降幅超60%。實施醫療服務價格動態調整,2024年調整2300余項,公立醫院收入結構持續優化。此外,山東還實施公立醫院人員編制總量管理改革、薪酬制度改革等舉措,以保障公立醫療機構有效維護公益性。
三是在創新突破上下功夫。山東出臺50多項措施,從專科建設、人才培養、雙向轉診等方面,支持濟南、青島、濰坊3個市深入實施公立醫院改革與高質量發展示范項目。如青島市打造“區域內部資源整合+城市三級醫院包聯”的城市醫療集團模式,解決市域內醫療資源豐富但分布不均問題;濰坊市突出健康管理,建立起以“單病種群體管理”為核心的分級診療體系,解決群眾就近就醫問題;濟南市搭建醫聯體監測平臺助推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優化整合,有力提升建設效能。
“8+10”項民生實事提升百姓就醫獲得感
“老百姓的看病就醫體驗就是對我們工作的檢驗。”馬立新表示,山東始終堅持以患者為中心,圍繞看病就醫各個環節,注重換位思考,不斷拓展內涵、優化流程、增加服務供給,群眾獲得感、安全感、滿意度穩步提升。
一方面,山東接續開展群眾看病就醫不夠便利問題專項整治、醫療服務提質增效行動、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攻堅行動等系列活動,推動二級及以上公立綜合醫院全部設立“一站式”服務中心,開展日間手術、多學科診療、預住院、醫務社工和志愿者等服務,老年居家醫療服務實現全省16市全覆蓋,實施“潮汐式”門診管理,根據患者就醫需求的變化,科學配置醫務人員數量和出診時間。
另一方面,著力優化預約診療、診間結算、床旁辦理出入院等便民措施,推動公立醫療機構建立候補掛號機制,二級以上公立綜合醫院門診預約精準到20分鐘以內。截至目前,831家醫療機構接入省級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共享平臺,檢驗檢查互認項目達到429項,已累計互認875萬次,切實減輕群眾就醫負擔。
除此之外,圍繞診前、診后、院內、院間等各環節,持續拓展服務內容,73家三級綜合醫院開展預住院和預約診療服務,128家二級及以上綜合醫院建立轉診會診中心,比如,省立醫院與濟南市中區人民醫院優化雙向轉診流程,2024年就下轉患者2632人次。二級及以上綜合醫院均開展“住院患者出院計劃”,讓患者在不同健康照護場所得到協調、延續的醫療照護。加強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家庭醫生簽約超6720萬人,百萬名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三高”患者享受一體化診療服務,預防、醫療、康復服務更加連續。
馬立新介紹,目前,山東在提標實施國家衛生健康委8項為民服務實事的基礎上,結合本省實際,又主動實施山東“十大民生實事”,如推出免陪照護、拓展老年病醫院建設、老年人“數字鴻溝”跨越行動等惠民便民舉措,解決老年人看病就醫預約難、掃碼難、住院難、照護難等問題,避免“一人生病全家受累”,進一步改善群眾看病就醫體驗。
信息來源:中國衛生雜志
信息采集:衛健君
聲明:本文著作權屬原創者所有,不代表本微信公眾號立場。如涉著作權事宜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