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5月,高層領導批轉《沿海部分城市座談會紀要》,指出在有條件的城市,“劃定一個有明確地域界限的區域,興辦新的經濟技術開發區”。
自此,全國范圍內各種開發區、產業園拔地而起,以新政策和高效率肩負著發展經濟、推動體制轉軌和創新行政與社會管理體制等重要使命。
應該說,在特定的發展時期,賦予開發區社會事務管理職能,當然有利于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從而加力加速推動開發區提升能級水平。
現在,隨著國際國內經濟形勢不斷變化以及開發區的內部需求不斷更新,開發區承擔的社會事務管理職能越來越多,這不僅漸漸成為拖累,更與行政區不可避免地產生權責不明、推諉扯皮等問題,成為不得不努力破解的現實課題。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2025年5月19日,西安長安區與航天基地(全稱為西安國家民用航天產業基地),首次對外界宣布實行“區政合一”的消息。
國家級航天基地和長安區這對"分家單過"的兄弟,時隔多年又重新搭伙過日子了。
這可不是簡單的拼桌吃飯,而是關乎整座城市錢袋子的重大戰略重組。
西安開發區與行政區在經濟、社會民生方面的合并大戲,這些年已經演了好幾季:
(一)2022年4月,西安市閻良區(航空基地)召開動員大會,全省首個“區政合一”改革正式啟幕。
閻良區與西安閻良國家航空高技術產業基地(以下簡稱“航空基地”)統一機構設置,實行“一個機構、一套班子、多塊牌子”集中管理,為西安市開發區管理體制機制改革探索新路。
(二)2022年11月,西安經濟技術開發區(國家級)共41個社區移交至未央區管理。
(三)2023年3月,西安市雁塔區也宣布曲江新區現有24個社區及相應15類64項社會事務自3月25日起移交雁塔區管理。
(四)2023年底,西安市方面印發的《整合優化國際港務區與浐灞生態區管理體制和機構編制工作方案》顯示,該方案已經在2023年11月30日十四屆西安市委改革委第七次會議上審議通過,并報陜西省委編辦審核備案。
西安市在開發區去行政化的改革上,早在多年前就已經開展。
參考長三角地區的開發區改革經驗也是如此。
2002年8月,蘇州市將蘇州新區與虎丘區等行政區劃調整合并,后對外分別稱“蘇州高新區”、“虎丘區”,實行兩塊牌子一套班子。
2021年5月,寧波市整合設立新的寧波經濟技術開發區,掛大榭開發區、寧波保稅區、北侖港綜合保稅區、梅山綜合保稅區、寧波梅山先進制造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和浙江自貿區寧波片區牌子,總規劃面積約615平方公里。
同樣是六朝古都,文旅行業的強勁對手,中部城市洛陽也有案例。
2022年3月,洛陽市將原來的經開區、高新區、產業集聚區、服務業“兩區”等27個開發區,整合為13個,并確定了各開發區名稱、主導產業、空間分布、發展目標等。
區政合一,就是打破原有行政區劃,聚集行政區和開發區人力、物力、財力等資源要素,變競爭為共贏。
開發區發展產業沒有政府支持,沒有社會管理的支持,它就很難。
其實早在2017年,國家就出臺了《關于促進開發區改革和創新發展的若干意見》,為這些年國內各地方開發區體制改革與轉型升級定下了總基調。
綜合全國各地的實踐來看,為了讓生產關系更好的促進生產力的發展,理順開發區與行政區的關系,主要解決辦法有三個。
1、開發區合并行政區:上海浦東新區、天津濱海新區、唐山市曹妃甸區以及2021年杭州區劃調整中,將原錢塘新區變身為錢塘江區,都是如此。
2、區政合一模式:“一套機構、多塊牌子,一體化管理”。
也就是說,開發區黨工委管委會內設機構有機整合,并和行政區黨委政府領導班子成員實行交叉任職。
3、開發區變身產業投資公司,專心做招商:如果說賦予社會事務職能是做加法,那么,“去行政化改革”就是在做減法。
“區政合一”最直接的優勢,就是開發區在接下來的招商引資有了充足的土地支持,不再因為土地不夠而落不下項目。
開發區招商公司未來引進的項目,可以突破原先的規劃面積,可在“區政合一”的范圍內“自由落子”。
這幾年賣地收入銳減,這場改革背后都是算經濟賬,算盤打得噼啪響。
首先上演的就是一場轟轟烈烈的"瘦身運動"拉開帷幕——某開發區和行政區合并后機構砍半,從20個精簡到9個,活脫脫上演現實版"機構消消樂"。
要說這場改革的隱藏贏家,非西安高新區和經開區莫屬。
這倆"別人家的孩子"手握全市70%的規上企業,貢獻著超50%的GDP,現在交出社會事務管理權,專心搞經濟,可不是更開心了。
區政調整的目的是讓開發區回歸"搞錢"本質。以前各開發區既要當招商達人,又要做街道大媽,現在終于可以專心致志招商引資。
估計后面會成立很多新的XX產業投資公司、XX科創發展公司,除了分流一部分開發區的人員就業,最主要的還是要搞經濟建設。
可以預見,輕裝上陣的開發區和產投公司、科創公司,未來將成為西安發展的重要增長支撐。
希望多一些懂產業、有經驗、有結果的年輕人來發展產業,不要被關系戶都把坑占了。
上海寶地資管,產業園(孵化器)建設運營,搭建資產管理的招商運營服務體系,分享產業園、存量資產盤活、城市更新在產業策劃、招商運營、產業培育、產業投資的經驗和案例。
為細分領域的龍頭企業提供一站式談判和落戶解決方案,已經成功服務“數據要素、數字文創、低空經濟、虛擬現實、直播短視頻、電子商務、跨境貿易、新材料、生成式AI、新能源”等企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