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港上市居然這么熱!
5月22日,由陜西省人民政府與中國建設銀行共同主辦的“絲路金融 合作共贏”金融專場交流對接活動在西安成功舉行。引起西安金融棒棒糖關注的是,赴港上市成為此次絲路金融活動的最重要主題,再度聚焦陜企的目光。
01
全球第四:赴港上市成焦點
作為第九屆絲綢之路國際博覽會暨中國東西部合作與投資貿易洽談會重要活動之一,本次活動吸引了馬來西亞、新西蘭等國家和地區的10余家海外金融機構以及百余家企業代表參加。
其中,赴港上市更成為絲路金融的焦點,全場活動都在圍繞這一話題展開。
先是,香港交易所環球上市服務部副總裁王曉芳解讀了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獨特優勢,提出“港股上市是陜企實現國際化躍升的快車道”。
而后,建銀國際金融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曉坤與建行亞洲公司客戶一部業務經理黃卓然分別就港股保薦、跨境金融服務等議題進行分享,為企業量身定制“從本土到海外”的金融發展路徑。
此外,活動現場還舉行了陜西資本市場孵化指導合作簽約和陜西擬赴港上市企業合作簽約。
中國建設銀行陜西省分行(以下簡稱“建行陜西省分行”)將聯合建銀國際、陜西省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陜西股權交易中心、陜西資本市場服務中心、陜西省創投協會等機構,共同打造“金融孵化港”,為陜西企業提供全周期培育服務。
西安大醫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西安湄南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與建行系機構簽署赴港上市服務戰略合作協議。陜企達成意向融資規模超百億元。
“接下來,我們將依托全球化布局,為陜西企業提供涵蓋跨境金融、港股上市、海外投融資的一站式服務,助力企業揚帆出海。”建行陜西省分行副行長李旸也是如此表示。
在西安金融棒棒糖看來,赴港上市“走紅”,顯現了絲路金融更加務實的態度。
不止是因為,港交所去年IPO募資額約875億港元,排名全球第四;更在于陜港之間的合作愈加緊密。
香港一直是陜西最重要的外資來源地之一,2023年陜西實際使用港資超過6.8億美元;同時,香港也是陜西企業境外融資的首選地,截至2023年年底,陜西在香港成立的境外企業達90家。
02
上市13家:赴港陜股“高質量突破”
為何赴港上市會如此“升溫”?作為本財經觀察者,我們嘗試做一回答:
1、地方政府全力支持
比如,早在2019年,陜西省就與港交所簽署合作備忘錄,共同推動培育陜西省企業在香港上市融資。
再比如,2024年9月,陜港金融界合作交流座談會在香港舉行,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先生與陜西省委書記趙一德同志共同見證簽署《深化陜港交流合作協議》。
還有活動當天,中共陜西省委金融工委委員高冬民的參會并致辭,本身就是對于企業赴港上市融資的關注。
2、監管機構“互動”鼓勵
2024年以來,大陸方面多次鼓勵企業“出海募資”。比如,當年4月份,中國證監會發布5項資本市場對港合作措施,其中提出“支持內地行業龍頭企業赴香港上市”,為本土企業赴港上市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引導。
當年,11月份,證監會主席吳清表示,證監會將進一步保持境外融資渠道的暢通,提升境外上市備案效率,積極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赴境外上市,以更好地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
而香港方面也是積極“互動”,比如2024年10月份,香港證監會及香港聯交所聯合宣布,將優化港股IPO審批流程。
同年12月份,香港聯交所刊發咨詢文件,建議將A+H股公司H股占比要求從原先的15%調至10%或市值30億港元。
在西安金融棒棒糖看來,來自監管機構的政策鼓勵,不僅為企業提供了更多選擇,也降低了上市門檻。
3、上市明星效應顯現
盡管2022年,西北實業作為“西安第1港股”的退市,還讓人有些唏噓,但近年來陜西企業在港上市表現“可圈可點”,不僅數量提升,還出現“高質量突破”。
2019年以來,我省新增港交所上市公司4家,截至目前,港交所上市公司13家。
其中亦不乏明星股現身,比如巨子生物(2367),2022年11月登陸港交所當日總市值達265億港元,成為陜西港股上市公司市值之最,其60億元的募資額亦創下陜西港股的募資紀錄。目前,巨子生物還以近800億港元市值位居港股醫美行業上市公司首位。
再比如德銀天下(2418)和經發物業(1354),分別成為港交所“商用車服務第一股”和“西北物業第一股”,顯示了港股傾向“真人服務業”的差異化機會。
此外,乾元微珂、大醫集團已申報港交所,新能源智能互聯網整車公司質子汽車等上市后備企業,正積極準備赴港上市,顯現出不俗的后備實力。
03
大行“助力”:陜港上演“雙向奔赴”
本次交流會不僅搭建了政銀企高效對接平臺,更標志著陜西金融開放從“陸上聯通”向“海陸并進”的跨越。而在這個過程當中,就資本市場而言,陜港或將上演“雙向奔赴”。
1、陜西“生產”
如今的陜西既是“大國重器”的鍛造之地,更是科研創新的活力沃土,在現代能源、先進制造、戰略性新興等多個領域集聚產業優勢,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
比如,陜西省僅2024年上市后備企業名單,其中A檔80家,B檔120家,C檔300家,涉及半導體、新材料、生物醫藥、新能源等多個新興賽道。
2、香港“上市”
依然擁有獨特的區位優勢、成熟的資本市場、良好的營商環境,扮演著中國內地與海外的“超級聯系人”和“超級增值人”的角色,香港市場也需要更多的“新鮮血液”,來不斷提升市場活力。
比如,截至3月23日,今年以來已有37家內地企業向香港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而且其中20家為A股上市公司。
話題回到主辦方之一的建行,這家國有大行早已打通這條陜企出海的“大通道”,本次建行陜西省分行、建銀國際、建行亞洲更是組團亮相于活動承辦方。
比如建銀國際,是建總行于2004年在港設立的投行旗艦,主要業務包括投行、投資、第三方資產管理及期貨等。
建銀國際與陜西有著深厚的合作基礎,其通過投貸聯動投資西安奕斯偉材料、延長石油國際、安康正大;協助西安經發物業、西安城投等多家企業通過上市、發債等形式境外累計融資近80億港元。
再比如建行陜西省分行,作為“省級”層面的建行分支機構,首次提出打造“一流投資銀行”的目標是在2023年底。分行于當年6月專門成立股權業務中心,并于當年12月1日落地了西安智造創新產業投資基金。行至今日,建行陜西省分行投行業務在陜西區域的貢獻和品牌亦是眾所周知。
對此,我們愿意視之為“新型大行下沉”,作為中國金融機構的核心擔當,用強大的資本、風控、資源能力深耕陜西,將陜西所需、金融所能、建行所長緊密結合,以高質量金融服務更好助力加快建設科技強省,才是我們觀察的重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