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助力莞銅東西部協作,推進鄉村教育振興,護航鄉村青少年健康成長,5月26日,由《中華志愿者》雜志社和銅仁市委社會工作部、銅仁市教育局、共青團銅仁市委員會、銅仁市關工委指導,東莞市陽光公益服務中心、東莞市愛莞家公益服務中心、東莞市益起來公益服務中心、東莞市積極心理學協會聯合主辦,碧江區社工部、教育局共同承辦的2025年“莞愛銅行·益心賦能”關愛銅仁鄉村學生“護蕾行動”(以下簡稱“護蕾行動”)在銅仁市第三十三小學正式啟動。來自東莞的36名心理專家志愿者跨越山海,為銅仁市碧江、萬山兩區四校的學生開展為期兩天的心理賦能服務,以“知識賦能+心理護航”雙軌模式,助力山區青少年健康成長。
2025年“莞愛銅行·益心賦能”關愛銅仁鄉村學生“護蕾行動”啟動
整合資源織密心理健康防護網
社會心理服務是關乎民生幸福與社會穩定的基礎性工程。數據顯示,作為人口超千萬的特大城市,東莞現有兒童青少年群體超220萬。對此,東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2024年出臺《東莞市推進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工作實施方案(2024-2026年)》,明確提出“全面加強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務”。
近年來,借助東西部協作機制,引入全國知名心理咨詢機構“海洋花”,“心語者幸福心理”等專業機構,東莞市陽光公益服務中心等愛心機構到貴州省銅仁市開展心靈成長輔導等課程教育。專家團隊在調研時發現,偏遠山區小學因師資匱乏、教育滯后,五、六年級學生在升入初中后普遍存在生理知識缺失、自我保護意識薄弱等問題。特別是部分女生因缺乏正確引導,在青春期生理心理變化中無所適從,甚至遭遇不法侵害,嚴重影響學業與身心健康。
自2014年啟動以來,由東莞多個公益機構聯合舉辦的“護蕾行動”已覆蓋全國5個省區28個市縣,累計服務超萬名青少年。此次行動以“知識賦能+心理護航”雙軌模式,聚焦銅仁市山區小學五六年級學生青春期需求,創新推出分性別課堂與積極心理課程。
啟動儀式上,碧江區委常委、副區長莫志良表示,通過東西部協作醫療教育幫扶,鏈接來自東莞心理、醫護、教育背景的專家資源,搭建起莞銅兩地學校、師生、家長、社區和醫院之間的紐帶與橋梁,為銅仁市青少年兒童構建起可靠、有效的心理健康綜合干預機制,鑄造牢固的心理防護網,意義非凡。
愛心專家志愿者們抵達銅仁站
專業課程填補健康教育短板
活動期間,東莞四家公益機構與銅仁當地公益組織緊密協作,組織36名志愿者參加,他們中既有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注意力訓練師,也有醫護背景的專家,希望通過分性別心理課堂等多樣化形式,為學生點亮“自我認知”“自我保護”“自信成長”三盞心燈,彰顯“山海同心”的公益力量。
東莞市積極心理學協會會長吳列輝介紹,活動將通過《悅納自我》情景教學,引導學生科學認知身體變化;針對校園霸凌防范、情緒管理等專題,運用角色扮演等沉浸式教學,幫助青少年實現“知識入腦、技能上手”。同時,將特別關注山區女孩成長困境,由資深心理咨詢師、護師等組成的專業團隊全程護航,確保教學精準落地。
“鄉村振興的根基在教育,教育振興的關鍵在心靈。此次活動,標志著莞銅協作從硬件支持向心靈關懷的深化。”銅仁市教育局副局長葉通賢指出,此次活動項目精準填補了鄉村心理健康教育短板,其“理論+體驗”模式為當地教師提供了示范樣本。
多方聯動護航青少年成長
活動現場,東莞市陽光公益服務中心、深圳市寶安區西鄉大榕樹服務中心代表向銅仁市捐贈1000冊心理輔導書籍,東莞市愛莞家公益服務中心和德心水(江口)食品飲料有限公司、東莞市新盟食品有限公司、廣東蜜食日記食品科技(零食艙)有限公司等愛心企業向四所學校捐贈愛心食品一批。
東莞市積極心理學協會、銅仁市源創社會工作服務中心與銅仁市第三十三小學攜手開展“陽光驛站”共建活動,與會領導嘉賓共同為第三十三小學“莞銅共建陽光驛站”揭牌。未來半年,行動將擴展至銅仁其他縣區,形成持續性幫扶機制。
為第三十三小學“莞銅共建陽光驛站”揭牌
啟動儀式后,護蕾行動重點在銅仁市第二十一小學、第二十六小、第二十九小學和碧江區文筆小學展開。莞銅兩地志愿者共同觀看學生表演的《莞銅少年》課間操,孩子們動作整齊、朝氣蓬勃,展現出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這場跨越山海的愛心接力,正為鄉村教育振興注入溫暖而堅實的“心”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