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華電子 史新華
隨處可見的智能機器人、智能零售貨柜、無人商店,連人行道的斑馬線燈帶都會隨著人走而感應著向前延伸。仿佛整個浸潤在互聯網技術的新潮里的烏鎮,盾華電力物聯網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因子。
全感知智能配電房、神經元智慧路燈、電動汽車智慧車聯網、智慧物聯小庫、新能源云平臺等盾華電力物聯網應用在會場內外熠熠生輝。在烏鎮6年的互聯網積蘊中,盾華電力物聯網也在電力領域難以抑制地生發。
國家電網公司“互聯網之光”的展館。趙冉 攝
走進“互聯網之光”博覽會國家電網展區,正中間矗立的炫彩柱子立刻映入眼簾。柱子頂天立地于展區中心,頂部和底部分別由多個小立方體堆砌而形成倒三角和正三角的形狀,相互呼應,中間一根方形長柱聯結。柱上輪番演繹著各種顏色圖像和文字。
“它名為物聯之柱”,現場工作人員李穎告訴記者,寓意無處不在的泛在電力物聯能力,國家電網通過電力和電纜為客戶提供無微不至的能源服務。
今年國家電網公司毫無懸念地把展示主題定位為“泛在電力物聯網”。25個泛在電力物聯網全國示范項目在大屏幕上按照省級、市級、縣級、園區級一屏屏展示,觸摸屏幕點進去,還可以看到各個項目的詳細介紹。光纖芯遠程自動交換機器人系統、新能源云平臺、配電物聯網、“有電么”智慧平臺等技術展示引起參觀者的關注。
“互聯網之光”展館全感知配電房。趙冉 攝
一臺電動汽車模型正在由一盞神經元路燈伸出的充電槍充電,神經元智慧路燈又兼具智慧照明、環境監測、智能監控、5G基站、智能廣播、信息公告、水位監測、一鍵報修等功能。“這種已在烏鎮子夜路投運的路燈除了能實時根據人流、車流自動調節燈光明暗實現節能外,還仿佛是城市末端的神經元,所有數據都集中在我們的智慧路燈云管理平臺,實現了業務融合、數據融合。一旦有異常情況或緊急情況發生,云平臺會發出預警信息,而行人也可通過一鍵報修功能進行主動告知。”李穎介紹說。目前,以子夜和互聯網之光周圍為主,362套智慧路燈靜默閃耀在烏鎮,共同編織出一張大數據微網,為智慧城市賦能。
工作人員向記者展示“有電么”智慧平臺。趙冉 攝
國網桐鄉市供電公司與政府共同打造的“有電么”智慧平臺也是重點展示的內容,桐鄉市43萬用電客戶率先實現停送電信息實時移動互聯共享。
“國網桐鄉市供電公司深度挖掘電網運行大數據,實現中低壓配網到客戶側終端全面感知,加強堅強智能電網、泛在電力物聯網的融合。目前,桐鄉全市10000多臺配電變壓器、6400多臺低壓智能漏電保護器、2000多線路運行狀態信息已實現自主智能感知。‘有電么’上線后,用電客戶可隨時隨地查詢各種停電信息和鄰近區域供電情況,而供電公司內部搶修人員則可通過地圖定位助力快速定位故障,通過導航縮短搶修時間。”現場工作人員介紹說。
國網浙江省電力公司物資公司帶來了智匯捷C立方的泛在電力物聯網應用。這是國內首臺智能結算一體機。“我們物資公司每年票據審核量非常大,而且稅號等數據信息人工審核容易出錯,這臺機器實現全網數據融通,通過對接金稅與物資管理系統,可遠程完成票據驗偽、稅務抵扣、智能審核付款條件,驗審支付精準率100%”現場工作人員王佳麗向記者介紹說。
在博覽會老展館,國家電網公司展示的是網絡安全主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面墻上布置著大大小小的“高可靠工控領域‘國網芯’”。據現場工作人員介紹,國家電網公司已建成國內設備最完備的芯片及終端安全分析實驗室,獲得397項專利授權,累計銷售9億顆芯片,產品覆蓋全國31個省區市及巴西、荷蘭、比利時等國家。
參觀國家電網網絡安全展館 。陸勇 攝
“歡迎進入互聯網之光展館全感知配電房……”當走過互聯網之光博覽會G展館的一側通道時,一面巨大的LED畫卷徐徐打開,一個藍色的大圓球在一些小球的簇擁下跳上屏幕。用手感應“精靈球”,它就會隨著人們向前走動的身影,一節節地介紹全感知配電網的功能,同時,也實時地將配電房內的場景投射在這幅“全景透視畫卷”上。
國家電網公司在世界互聯網大會向世界展示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成效的同時,也在用泛在電力物聯網守護著大會。
“互聯網之光”展館就是烏鎮互聯網之光泛在電力物聯網綜合示范工程的主陣地。今年上半年,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確定了25個泛在電力物聯網全國示范項目,烏鎮互聯網之光泛在電力物聯網綜合示范工程是成為8個園區級綜合示范項目之一。該項目以互聯網之光展覽館為核心區域,覆蓋周圍2.3平方千米區域。圍繞“數字能源智慧烏鎮”,構建數據融合、開放共享、柔性可控的園區能源互聯網生態圈,將“能源大腦”融入“城市大腦”。
神經元智慧路燈。趙冉 攝
“全景透視畫卷”的背后,就是博覽會的能源中心——基于泛在電力物聯網思路而建設的全感知智能配電房。記者進入室內看到,配電房中央的大屏幕上正展示著配電房運維賦能平臺。平臺包含配電房潮流架構、環境監測、安防管理、設備巡檢、邊緣物聯代理五項內容。一臺白色的智能巡檢機器人懸掛在離地面一人多高的軌道上。
值守人員張潔瑩設定了“變壓器巡檢”的指令后,機器人就開始沿著平滑的軌道勻速來到變壓器前面。它先在外軌道對變壓器進行逐段掃描,又轉身進入內軌道對標記進行讀取。它時而伸長脖子,時而縮回腦袋,整個過程大約5分鐘。
“相比傳統配電房,全感知配電房基于泛在電力物聯網技術路線,加強了配電房感知能力、邊緣處理能力和全生命周期管理能力,將用電服務延伸至客戶側。”現場技術人員王炫中介紹說。
12路攝像頭以及安裝在各個位置的傳感器等124套智能感知元件,它們構成了完整的全感知配電放物聯感知體系,為配電房搭建了結構完整、感知靈敏、全息覆蓋的“神經網絡”,實現設備運行狀態、環境信息的全維度實時監測。按照配電房1:1建模打造的數字孿生配電房,則讓運維人員準確掌握配電柜的歷史運行情況和當前運行狀態。
在大屏幕右前方的一個方形盒子乍一看以為是投影儀,其實是全感知智能配電房的核心設備——邊緣物聯代理主機。
據了解,邊緣物聯代理設備是泛在電力物聯網在感知層的核心部件之一,是基礎建設的關鍵設備,它就像一個萬能插座,可接入各種不同終端,也可多業務終端同時接入,聯通本地通信網絡和遠程通信網絡,并在邊緣進行數據存儲與計算,實現資源調度。通過它,不僅有效地打破了不同設備、不同業務間的壁壘,實現數據共享,也提升了數據處理效率和安全性,為企業管理、安全生產、優質服務等工作高效開展提供了支撐。
無人駕駛的“5G電動微公交”在進行無感充電。王海燕 攝
“我們圍繞互聯網之光新展館,建設完成智慧樓宇、微網系統、展館配電房全感知、智慧路燈、電動汽車充電無感支付等7項場景應用。我們以能源數據助推數字城市建設,數據服務民生,目標是建設‘站-線-臺-戶’烏鎮泛在電網物聯網一張網,拓展能源管理、能源金融、資源商業化營運三類業務,打造互聯網小鎮最佳供能模式。”談到烏鎮的泛在物聯網建設,桐鄉市供電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據悉,桐鄉市通道公司基于泛在電力物聯網創新推出“能源貸”、“能源租”服務模式,已實際為企業解決了用電設施建設資金困難的問題,助力企業早投產、早通電、早收益。
南京盾華電子于2017年成立,是南京郵電大學構建“研究院+基礎設施+產業聚積”的產學研載體的核心入駐企業。秉承“科技賦能、創造價值”的經營理念,聚焦于物聯網軟硬件產品、智慧照明、智慧燈桿、商業顯示、和智慧園區等領域,致力于通過物聯網智慧平臺為智慧城市建設提供完善的系統解決方案。公司以軍工品質嚴格要求自己,引領行業高技術標準。
公司設有現代化的生產基地,引進了自動化程度較高的生產線和先進的貼片、印刷、焊接、檢測等設備,確保產品高效生產和穩定質量。同時,公司實行嚴格的質量管理體系,從原材料采購到成品出庫,每一個環節都經過精細控制。
公司長期深耕戶外照明控制器領域,主要產品:智慧城市物聯網平臺、智慧燈桿管理系統、智慧照明管理系統、智慧水務、智慧農業、數字化城市生命線建設、智慧交通、集中控制器、網關、單燈控制器、LED燈桿屏、智慧電源、光伏離網物聯網控制器、光伏離網控制器、光伏離網監控專用控制器、市電互補控制器。
主要解決方案:智慧照明解決方案、市電互補解決方案、智慧燈桿解決方案、光伏離網物聯網解決方案、隧道照明解決方案等。歡迎各位伙伴交流合作,盾華免費提供產品試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