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牛肉以國產為主,按照白條牛口徑,2024年新增供應量為1095萬噸(布瑞克預估產量800萬噸,海關公布287萬噸正關牛肉進口,布瑞克預估非正關牛肉進口8萬噸),國產牛肉(白條牛)占比為73.06%,正關牛肉進口占比26.21%,非正關牛肉進口0.73%。按照牛肉可食用部分(白條牛+雜碎)2024年供應量為1261萬噸,國產量為896萬噸,占比為73.68%,正關進口為23.85%,非正關進口為2.47%。更多內容請查看全文。
1.1.育肥牛產量及影響因素
.......顯著高于2021-2022年15%左右,其提供牛肉其提供占育肥牛提供牛肉30-35%。
1.2.母牛淘汰數量及影響因素
淘汰母牛指雌性牛產過牛犢后淘汰出欄活牛,包括了產仔后淘汰出欄屠宰或出欄后階段性育肥母牛,同時也包含了少量初次懷孕但流產后轉為出欄屠宰或出欄后階段性育肥后備母牛。正常情況下母牛淘汰是等到其懷孕性能下降或者產仔質量下降后淘汰,母牛平均至大概7-8胎后發生,部分母牛淘汰發生12-14胎后,母牛是整個牛群占比最高活牛。
1.3.牛犢及架子牛出欄及影響因素 ......
淘汰奶牛出欄及影響因素
1.4.其他國產牛肉供給及影響因素
其他國產牛肉包括了水牛、役用牛(黃牛)淘汰及進口及走私活牛提供牛肉 ......
二、2025-2026年國產牛肉變化推演
基于上述假設,結合2022-204年育肥牛、架子牛、淘汰母牛價格,我們大體可以得出2023年育肥牛可出欄105頭,結合當前母牛繁育得出以下結論:
補充知識:
1:母牛懷孕期280-300天,
2:雌性小牛犢出生到初次配種350-400天,
3:小牛犢出生到長到架子牛階段(雌性500斤,雄性550斤)需要9-10個月,
4:新生小牛犢50%雄性、50%為雌性,雄性絕大部分長大架子牛階段基本用于育肥,雌性用于留做后備母牛或育肥,
5:每年都有一定母牛淘汰,大概占整個能繁育母牛比例的15-20%。,
牛價2022年末見頂,2023年初牛價走低,進入到2023年4月份牛價踩踏式下跌,架子牛價格跌幅大,母牛繁育直接出現虧損,母牛出現第一次集中性淘汰,但該時段到2023年4季度母牛淘汰都有一定比例后備母牛補充,年末母牛存欄下下降不顯著,會到135頭左右水平,進入到2024年1季度中到2季度中和3季度中到4季末出現兩波母牛集中淘汰,且同時后備母牛補欄量基本停滯,除了4季度中后期后備母牛補欄量相對較高外。
來源:布瑞克咨詢,數據基于過往現象和調研進行總量假設推演
國內肉牛產能從過去3年過剩轉為不足,產能恢復需要時間,且在產能恢復期進一步因淘汰母牛比例下降和雌性架子牛更高比例用于擴繁,削減了牛肉產量,牛肉產量最低時間至少需要到2026年才出現,行業景氣周期回升,剩余風險主要集中牛肉進口和國內牛肉消費矛盾。
添加小編企微,拉您入群了解更多資訊內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