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人形機器人產業正迎來關鍵轉折點,而這一次,中國科技企業正從跟隨者變為引領者。
與特斯拉、波士頓動力等國際巨頭相比,國內企業憑借更快的技術迭代、更完善的供應鏈和更廣闊的市場應用場景,正在加速搶占行業制高點。
社保基金向來以精準布局著稱,其投資方向往往代表長期產業趨勢。
回顧歷史,2007年社保基金在20元附近建倉貴州茅臺,隨后股價一路攀升至300元以上;2015年重倉同花順,股價從10元飆升至140元。
如今,社保基金再次出手,重點加倉人形機器人產業鏈的核心企業,這或許意味著新一輪產業機遇正在醞釀。
以下7家企業在關鍵領域實現技術突破,并已獲得社保基金的認可,未來有望成為行業標桿:
- 美格智能(社保基金持倉2259萬元) 基于高通QCS8550平臺開發的高性能計算模組,單顆算力達48TOPS,雙模組組合可實現近100TOPS算力,為人形機器人的運動控制、環境感知及決策規劃提供核心算力支持。
- 智微智能(社保基金持倉3504萬元) 集成多模態感知系統,結合生成式AI實現自然語言交互與動態表情模擬,技術已應用于優必選Walker S等商業化產品,在人機交互領域占據領先地位。
- 祥源新材(社保基金持倉3197萬元) 突破電子皮膚材料關鍵技術,產品厚度僅100微米,在彎曲半徑小于1毫米時仍能保持98%的導電穩定性,可完美適配人形機器人的復雜曲面結構。
- 震裕科技(社保基金持倉2.38億元) 憑借20年精密模具技術積累,成功攻克C3-C5級行星滾柱絲杠制造難題,導程精度誤差控制在±1微米內,并通過子公司馬丁機器人完成傳動模塊技術驗證,線性關節壽命測試超過1萬次循環。
- 斯菱股份(社保基金持倉1.61億元) 依托汽車軸承領域的深厚技術積累,將精密加工能力延伸至諧波減速器、行星滾柱絲杠及執行器模組三大核心部件,實現技術協同創新,大幅提升產品可靠性。
- 美湖股份(社保基金持倉5631萬元) 自主研發的諧波減速器壽命突破1萬小時,接近國際龍頭哈默納科水平,關節響應速度提升30%,精度達1弧分,可滿足大扭矩關節的嚴苛需求。
- 能科科技(社保基金持倉7270萬元) 作為華為人工智能創新產業聯盟首批成員,深度參與機器人系統及端側大模型研發,在AI與機器人融合應用方面具備先發優勢,技術壁壘顯著。
- 金博股份(社保基金持倉6443萬元) 采用特種碳基復合材料替代傳統金屬結構件,使“湘江1號”人形機器人自重降低30%以上,大幅提升運動靈活性和續航能力,成功解決行業高能耗痛點,成為輕量化核心供應商。
大家還想看什么領域的公司介紹,歡迎評論區告訴我。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及操作僅供參考,不指導買賣,不保證收益,據此入市,風險自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