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人們常說打仗是男人的事情,但在古今中外的戰場上也從來不缺乏英姿颯爽的女英雄身影。中國古代就有花木蘭替父從軍,穆桂英掛帥的故事。而在新中國成立之后的授銜儀式中,在1000多名將軍中就有一位是開國女將軍。
新中國唯一一位開國女將軍名叫李貞,1908年出生在湖南省瀏陽市,而女將軍名字的由來也是一段故事。1926年在加入當地婦女協會填寫申請表,當人們問起她的姓名,女將軍回答道:旦娃子。
這主要是因為當年底層出身的女孩是沒有名字的,最后在婦女協會同志的幫助下,女將軍認為要對革命忠貞不渝,于是起名叫李貞。
和大多數參加革命的同志一樣,李貞將軍的身世也是相當的悲慘,她的父親由于重男輕女的思想一直想要一個兒子,但最終生了6個女兒。隨著女兒們的長大,家中的兩畝薄田已經無法養家糊口。她的父親最后將李貞送給當地的富農古家當童養媳,這一年她才6歲。
童養媳的日子是極其悲慘的,在封建思想的觀念中,童養媳甚至不能算是一個人,只是家庭中的一樣東西。因此李貞不僅干著最苦最累的活,還要照顧比他大一歲的孩子,稍有差錯就是一頓毒打。
在這樣的環境下,逐漸長大的李貞也有了反抗的意識。在15歲那年他和其他幾個童養媳約定一起逃走,卻沒想到被古家發現。于是1924年,在古家的強迫下16歲的李貞和他們家的第3個兒子結婚了。雖然名義上是夫妻,實際上的關系更像主人和奴隸,古家并沒有因為結婚而放棄對李貞的壓迫。
隨著新文化運動的思想在中華大地的傳播,到1926年這個落后的村莊也迎來了新的思想。李貞將軍成為了當地婦女協會的一員,憑借著自己優異的表現,1927年她便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然而好景不長,1927年4月12日,隨著蔣介石在上海發動反革命政變,全國范圍內興起了屠殺革命人士的浪潮。為了抵抗敵人的屠殺,李貞和同志們成立了游擊隊,開始了轟轟烈烈的革命。
隨著他們在瀏陽地區的反對聲浪越來越大,當地的反動派決定調集重兵圍剿他們。很快就查到了李貞和當地古家的關系,而古家欺軟怕硬,一紙休書送給了李貞的母親。而李貞在得到消息之后居然大笑起來,從此她便可以無所顧忌地投身革命之中,這也是她人生的第1段婚姻。
而在革命的過程中,曾經介紹李貞將軍入黨的張啟龍和她成為了至交好友。1928年5月份,張啟龍在為游擊隊籌措槍支之時被捕,最后是在李貞將軍的拼死營救下才脫離虎口。但是戰爭始終是殘酷的,1929年敵人將游擊隊和工農武裝包圍了起來。
為了牽引敵人的注意力,掩護主力部隊撤退,游擊隊只能邊打邊撤,最后發現到了懸崖之上無路可逃。為了避免被敵人抓住所有同志只能跳崖,或許是上天同情李貞將軍的遭遇,跳崖之后居然沒死,最后找到了組織重新回到了前線。
1930年張啟龍迎來了噩耗,反動派下鄉清剿殺害了他的父親、叔父、妻子和女兒,也正是從此刻開始,李貞為了安撫張啟龍不僅經常地給他送熱飯熱菜,而且還幫他洗衣服,照顧他的生活瑣事。隨著兩人不斷地接觸,一種特殊的感情也在兩人之間出現。
1932年在組織的批準之下,兩人成功結為夫妻,這本應該是讓人艷羨的神仙眷侶,然而卻被一場大肅反活動給毀了。
1933年夏天,湘贛蘇區刮起肅反的風潮。時任中央湘贛省委常委兼蘇維埃主席的張啟龍猛烈抨擊這種擴大化行為,隨后張啟龍被撤銷了職務。很快張啟龍也被當成了反革命分子關押起來,雖然最后免除了死刑,但仍然被判處了一年兩個月的有期徒刑。
而李貞作為反革命家屬,當時的日子也是非常難過。為了保護李貞,張啟龍只能寫了一份離婚申請書,并且請求李貞盡快簽字離婚,一對革命伴侶就這樣分開了。
然而作為黨內的優秀分子,李貞并不缺乏追求者。在1934年紅軍長征開始之前,任弼時的妻子陳琮英準備給李貞做一次大媒。此前和李貞將軍一起工作數年的甘泗淇早就喜歡上了李貞。在任弼時夫人的撮合下,兩人開始了接觸,而甘泗淇憑借早年在蘇聯留學的經歷,很快便獲得了李貞將軍的芳心。
1935年元旦在任弼時的主持下舉辦了婚禮,兩人的感情也在長征中得到了檢驗,長征開始不久之后,李貞將軍便懷孕了。但當時的部隊戰斗激烈,最后李貞將軍失去了這個孩子,同時失去的還有生育能力。
過草地的時候李貞更是得了嚴重的風寒,但當時紅軍缺醫少藥,甘泗淇用當年莫斯科中山大學獎勵他的金鋼筆換來了草藥,將他的妻子從死神手中搶了過來。可以說紅軍長征兩萬五千里,兩人的感情也在這25000里之中迅速上升。在經歷過生死之后,愛情已經不足以形容兩人之間的感情了!
此后無論是抗日戰爭還是解放戰爭,夫妻兩人都在各自的崗位上發光發熱。為革命事業作出了突出貢獻。
1955年從朝鮮戰場回來的李貞參加了授銜儀式,成為了新中國開國第1位女將軍,而負責給她授銜的正是周恩來總理。盡管她并不像其他的將軍一樣在戰場上沖鋒陷陣,但是李貞用自己的生命和努力為革命事業發光發熱。
如果說她的一生還有什么遺憾,那恐怕就是第2任丈夫張啟龍了。隨著在長征過程中的撥亂反正,張啟龍也恢復了職務,1935年10月份他成為了紅六軍團的供給部部長,在回到延安不久后便恢復了黨籍。
但此時李貞已經有了新的丈夫和家庭,張啟龍也沒有因為這件事情而抱怨她,相反兩人依然是最好的朋友。在新中國成立之后,在北京居住的兩人像許久不見的親人一樣往來,對彼此依然保留著一份關心。
1987年張啟龍逝世,李貞佩戴黑紗出席了他的追悼會。如果沒有當年的那一次大肅反,或許兩人才是走到最后的神仙眷侶。
不過甘泗淇對于李貞將軍也是真正的愛,由于戰爭期間失去了生育能力,兩人在新中國成立之后前前后后收養了20多個孩子,幫助他們學習、生活。
1990年,88歲的李貞將軍在北京與世長辭,而平時省吃儉用留下來的工資全部捐了出去。其中一份捐給了黨,另外一份則捐給了宋慶齡兒童福利基金會,還有一份捐給了丈夫甘泗淇的家鄉做辦學補貼。
從這位開國女將軍的身上我們可以看到什么是真正的女性獨立,在那個對女性并不友好的封建時代,李貞將軍為了追求自由和民主,追求民族的獨立和解放。將自己的一生奉獻給了共產主義,她的精神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去學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