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烏戰形勢之逆轉
二、德國之揚威:近半個月來德國的重大舉措
三、烏軍大手筆:從萬里奔襲到轟炸俄境機場橋梁
烏戰形勢牽動歐洲乃至世界格局,如今,變局正在迅速發生。
一、烏戰形勢之逆轉
上月土耳其談判之后,筆者判斷烏俄關系的重點將轉向軍事,此后雖然還有談判的交涉,包括今天將要開展的,但烏俄雙方確實都把重點都轉向了戰場,尤其烏克蘭——俄方一直把談判當作發動攻勢的幌子。
“俄羅斯仍然致力于拖延和平談判,以支持在烏克蘭繼續進攻行動,并從烏克蘭和西方獲得更多讓步。”5月31日,戰爭研究所如此評估。
圍繞烏俄戰爭,國際格局悄然洗牌。川普上臺后,美國的烏戰政策已面目全非,川普-普汀一次次相互策應——盡管川普偶爾展現出微弱的對俄強硬姿態,挺烏博主便興奮不已。
就援烏及烏戰未來而言,真正值得關注的是德國,而不是婆婆媽媽的川普美國。
新總理默茨上臺后,德國援烏政策也發生了重大改變——方向與美國相反,德國是進一步強化援助烏克蘭。
網友截圖,對比了舒爾茨與默茨對澤倫斯基的差異
在德國政策變化鼓舞下,烏軍一改川普攪局下隱忍不發的狀態,近來大手筆連接不斷,無論萬里奔襲海參崴俄軍營地,還是大規模襲擊俄境內的軍用機場、橋梁。
這一切,是歐洲崛起的縮影。
當今之局,歐洲大勢在德國,世界大勢在歐洲,而非美國——隨著川普加速折騰,這一變局將加速。下一屆美國大選,無論誰當選總統,都很難改變新格局——這是一個瞬息萬變的時代,歷史不會給美國留下三年多的時間。
無疑,歐洲崛起的關鍵角色是德國,而非其他。
受到二戰戰敗國角色的影響,戰后德國謹慎地處理對外關系。新總理默茨上臺以來,動作不斷,其強硬姿態為二戰后德國歷屆總理所罕見。
似乎是為了默茨,澤倫斯基一改三年多來的服飾,穿了西裝
二、德國之揚威:近半個月來德國的重大舉措
5月18日,受訪時,默茨稱新政府將加強對烏支持,歐洲需在烏俄戰爭中承擔更多責任。
5月20日,默茨稱,德國與美國在支持烏克蘭實現停火方面立場一致,將通過加大對俄制裁力度向莫斯科施壓。
5 月 22 日,德國決定向立陶宛部署常駐軍隊。
5月26日,默茨在西德意志電臺記者會上宣布,德國解除對烏克蘭使用德國提供的援烏武器的射程限制,允許烏克蘭使用這些武器攻擊俄境內目標,此舉是“對俄羅斯持續侵略的必要回應”。這標志著德國對烏政策的重要轉變,打破了前總理朔爾茨的謹慎立場。
5月27日,與烏總統澤倫斯基會晤后,默茨稱,德國將堅定站在烏克蘭一邊,強調“烏克蘭的和平即歐洲的和平”。
5月28日,默茨宣布德國將向烏克蘭提供約50億歐元的額外軍事援助,重點支持遠程打擊能力。
默茨與澤倫斯基簽署“遠程火力”備忘錄,計劃德烏聯合生產不受射程限制的遠程導彈,增強烏克蘭的戰略威懾力。俄外交部對此強烈反應,稱此舉將德國推向“危險境地”,甚至若烏軍以此攻擊莫斯科,柏林將“不復存在”。
默茨在基輔與法國、英國、波蘭領導人會面,共同表達對烏克蘭的堅定支持,并提出對俄實施更嚴厲制裁,包括禁止進口俄天然氣和鈾。
5月29日,默茨在柏林會見澤倫斯基,重申德國計劃深化雙邊軍事與經濟合作,并推動歐盟內部協調,以確保對烏克蘭的持續支持。
俄外交部警告:德國批準烏克蘭使用遠程導彈攻擊俄本土,將導致“毀滅性后果”,甚至烏軍以此攻擊了莫斯科,“柏林將不復存在。”
5月30日,默茨稱將繼續發展“歐洲和平項目”,支持烏克蘭是道德義務,也是確保歐洲安全的戰略需要,德國將“果斷前行”。
5月31日,德國外交部宣布,默茨將于6月5日訪問華盛頓,與川普討論烏俄沖突、中東局勢及貿易政策——筆者以為,默茨此行將讓川普感受到強大的沖擊波。
默茨重申將繼續堅定支持烏克蘭,德國目標是確保烏克蘭能夠在烏俄戰爭中保持戰略主動,推動歐洲內部的團結。
德國外交部確認將參加5月31-6月1日在基輔舉行的烏克蘭-西方國家高層會議,討論如何應對俄在扎波羅熱等地的攻勢。
針對俄國威脅,德國強調其政策是基于國際法和對烏克蘭自衛權的支持。
6月1日,針對烏克蘭5月30-31日對海參崴俄軍第155旅的遠程襲擊(距離烏克蘭約6800公里),默茨稱,烏克蘭有權使用西方提供的武器進行自衛,德國“支持烏克蘭在國際法框架內采取必要行動”,并表示德國與烏克蘭的聯合遠程導彈生產計劃將“顯著改變戰場局勢”,這是“對俄羅斯侵略的戰略回應”。
聯系到2025年3月4日歐盟宣布“重新武裝歐洲”計劃——擬在4年內以8000億歐元打造“安全而有韌性的歐洲”。
加上同即2025年3月德國聯邦議院批準憲法修正案,取消國防開支限制。當時還是候任總理的默茨稱烏俄戰爭“是一場針對歐洲的戰爭,而不僅是針對烏克蘭領土完整的戰爭。”6月1日,默茨重申這一立場,稱德國目標不僅是支持烏克蘭,還包括確保歐洲安全免受俄羅斯威脅。
德國隱然易成為歐洲的領頭羊,德國之舉實為歐洲的縮影。不過,這個縮影的另一半是烏克蘭發動的強勢攻襲。
三、烏軍大手筆:從萬里奔襲到轟炸俄境機場橋梁
隨著5月15日土耳其談判結束,烏俄關系重點轉向軍事,俄軍發動攻勢,甚至編造普汀座駕遭到烏軍無人機圍攻的謊言,以凝聚士氣并發動持久攻勢。
而此時,盡管還在應付談判,但烏克蘭已不再對和談抱有幻想,在德國鼓舞下,打破了川普攪局下的自我設限,烏軍對俄發動了大規模強力攻勢。
隨著5月31-6月1日俄軍以479架無人機和導彈空襲烏克蘭,在扎波羅熱等地造成平民傷亡。
作為回應,烏軍萬里奔襲,對海參崴俄軍第155海軍陸戰旅駐地發動超遠距離襲擊,造成俄軍指揮部、彈藥庫受損及人員傷亡。此舉與德國積極援烏、放寬援烏武器射程限制的鼓舞不無關系。
烏克蘭軍情總局(GUR)主導了這場超遠距離特別行動,2025年5月30日清晨至31日,在俄遠東地區海參崴德桑特納亞灣附近,俄海軍太平洋艦隊第155旅駐地,距離烏克蘭邊境約6800公里,發生了至少兩次強烈爆炸。這是烏軍對俄境內最遠距離的打擊行動之一。
烏軍情報局稱,此次行動旨在報復第155旅在馬里烏波爾、庫爾斯克等地戰斗中虐殺烏軍士兵及平民的罪行,也展示了烏軍遠程打擊能力,向俄軍發出“雖遠必誅”的信號。
爆炸造成俄軍武器裝備和指揮設施受損,人員傷亡具體數字未定,但救護車的大量出動表明傷亡規模不小,這是烏俄戰爭升級的表征。
烏軍的大手筆不止于此。
當地時間2025年5月31日22時50分,布良斯克州維戈尼奇-皮利希諾鐵路段因爆炸導致公路橋梁結構坍塌,造成人員傷亡。
5月31日夜,扎波羅熱梅利托波爾暫時被占地區鐵路線發生爆炸,俄軍一列駛往克里米亞方向的俄軍軍用列車被炸毀。
2025年6月1日凌晨3時許,庫爾斯克州熱列茲諾戈爾斯克區鐵路橋同樣遭遇爆炸襲擊,致使途經列車脫軌墜入下方公路,而列車司機及其兩名副司機受傷。
烏方雖未明確對這些爆炸負責,但在此特殊背景下,可以想想吧,尤其奔向克里米亞方向的軍列。俄方對此無非以“恐怖襲擊”進行宣傳。
針對俄人大規模的導彈、無人機襲擊,6月1日下午,烏克蘭安全局以無人機回敬了俄羅斯——俄軍機場。在一段視頻里,烏克蘭安全局局長瓦西里·馬利烏克對此評論稱,“這里是貝拉亞機場,一架戰略敵機,現在看起來很棒。”
據稱,烏克蘭國家安全局正在開展大規模的特別軍事行動,以摧毀俄軍轟炸機,“已知40 多架飛機被摧毀,包括A-50、圖-95 和圖-22M3。”
這對俄軍可是重大損失,果然,蓄力隱忍已久的烏軍加上西方先進武器,出手就是大手筆。
如今,烏克蘭已然成為歐洲的大號以色列,堅決追殺戰爭罪犯,即使這些罪犯在萬里之外、天涯海角;同時,對俄境的打擊是精準而致命的。
若今年以來,烏軍按照這種方式打擊俄軍,當下的鵝,應該只剩下一堆被吃剩的骨頭了。
不過,攪局者川普現在遇到強勢的默茨,烏俄局勢、歐美關系、乃至世界格局,都迎來了大變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