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在余承東于粵港澳大灣區車展上公然“詆毀”同行掀起車圈熱議之后,“鴻蒙智行”以《鴻蒙智行5月銷量再創新高》為題公布了“全系交付新車4.45萬輛”的最新成績。
“鴻蒙智行”終于又“行”了,估計就是這4.45萬輛創新高的銷量給了余承東在展會上口無遮攔、大殺四方的底氣吧。
然而,在澎湃新聞發表的題為《新勢力5月榜單出爐:零跑三連冠,理想、鴻蒙智行重回4萬輛》的報道中,又開講大實話,竟然寫“因數據不佳而連續兩個月沒有發布交付數據的鴻蒙智行終于再度公開成績”,這不是給得意洋洋宣布“銷量再創新高”的鴻蒙智行的胖臉上甩了一記脆生生的耳光嗎?
話說這鴻蒙智行的臉皮也真夠厚的,2025年3月和4月的交付成績太差,就干脆做鴕鳥把腦袋埋在沙子里,拒不公布銷售量,一旦成績恢復了就又得意洋洋地擺出一副“遙遙領先”狀宣布“銷量再創新高”。所以估計鴻蒙智行也不會把澎湃新聞打在臉上的這記耳光當回事,畢竟臉皮夠厚,小忍一下就過去了。
那么,為什么鴻蒙智行一旦銷售成績差就不公布交付量呢?因為,在當下這個新能源車競爭如此激烈的市場,新能源車企誰也不敢輕易掉隊,理想之所以每周都公布銷量排行榜,不就是因為自己能排在前面造成一種強者恒強的氣勢嗎。
反之亦然,一旦車企公布的交付量排在新勢力汽車銷量榜的末尾,肯定會引起熱議,影響市場情緒,從而有可能造成踩踏效應導致銷量持續下滑。所以,象鴻蒙智行這樣,頂著冷嘲熱諷就是咬牙不亮牌的策略,就是寄望于下一手能抓到好牌來救場。
看起來鴻蒙智行這一策略還真奏效了,借助問界M8和M9銷量爬坡終于過萬,與智界、享界的疊加,終于實現了5月份全系交付新車4.45萬輛的成績,但被寄予厚望的問界新M7在5月份的銷量才僅僅4139臺,竟然不足5千,實在大跌眼鏡!
而且,5月創新高的4.45萬輛交付成績,雖然和1月的3.5萬輛、2月份的2.2萬輛相比有了大幅提升(當然肯定比沒公布交付量的3月和4月提升幅度更大),但就憑借這三個月平均起來不足3.5萬輛的交付規模,想問一下鴻蒙智行:
你年初喊出來的“將在2025年挑戰100萬輛的新高度”的目標,還算數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