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忌諱快樂,已經成為端午節的偽民俗
這些年,一到端午節,就有一些偽文化專家,用不容置疑的口氣告誡你,端午節只能說安康,不能說快樂。這樣的說法甚囂塵上,隨著抖音等短視頻平臺的傳播和影響,結果端午這一天,人們真的不敢說端午快樂了。誰要說端午節快樂,就不但顯示老土沒文化,被人看不起,還可能冒犯被祝福的人了。。
端午節不能快樂,忌諱說快樂的理由是什么呢?
他們的理由是,因為端午節是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跳江的節日,因此,這個節日是應該是悲哀的,傷感的,肅穆的,要體現對愛國詩人的緬懷和崇敬,如果在這個日子要自己快樂,還要祝福別人快樂,那不但是沒文化,而且也是不講政治。
這種說法有道理嗎?
沒有道理。
屈原在兩千多年前跳江自殺,后世的人們為了紀念他,在這一天不能快樂,不敢快樂,這要求也太苛刻了吧?一個人去世,二三十年后,連自己的兒女,都不悲痛了,在他去世的忌日,也不會專門悲傷緬懷了。一個人在兩千多年前去世了,兩千年后還要人們在這一天悲傷緬懷,莊嚴肅穆,按這種理論,今天的人們就沒有哪個日子是可以快樂的,因為無論哪個日子,都有我們熱愛的先賢,在這個日子去世。
更何況,端午節的來歷,并不是為了紀念屈原。古代人們生活條件極其艱苦,病毒瘟疫等問題隨時奪走人們的性命,因此防疫治病,驅邪去祟,采藥制藥等等成為人們非常重視的工作,這就形成了一個防病驅邪的節日。就像寒食節是人們對于火的崇拜與紀念,端午節就是人們對于防疫驅邪,采藥治病的崇拜紀念。
如果端午節不是為了紀念一個詩人,而是進行防疫驅邪的演練,那么,這一天忌諱快樂就尤其說不通。自然,人們期待 、盼望這一天,甚至一年中的每一天都幸福安康,健康吉祥,完全沒有錯誤。可是,這與快樂并不矛盾啊,為什么一定要苦哈哈慘兮兮地度過一個節日?殊不知中國古代,除了中元節寒衣節這樣很少的幾個外,其他所有的節日,不管出于什么目的,最終都是讓人快樂,讓人作樂的日子。端午節自然也不例外。如果考察古代的端午節,實際上,這一天是過的是非常愉快開心的,它就是一個集期待、祝愿、娛樂和游戲于一體的節日。
明朝的謝肇制《五雜俎》說:
古人歲時之事,行于今者,獨端午為多,競渡也,作粽也,系五色絲也,飲菖蒲也,懸艾也,作艾虎也,佩符也,浴蘭湯也,斗草也,采藥也,書儀方也,而又以雄黃入酒飲之,并噴屋壁、床帳,嬰兒涂其耳鼻,云以辟蛇、蟲諸毒,蘭湯不可得,則以午時取五色草沸而浴之。至于競渡,楚、蜀為甚,吾閩亦喜為之,云以驅疫,有司禁之不能也。
端午節的民俗之多,是所有其他節日都比不上的。這么多習俗活動,總的指向是驅疫祛毒,但這些儀式,最終都走向娛樂游戲。你說今天小孩手腳纏上五彩絲線,佩戴可愛的艾虎,荷包,就是圖吉祥圖好玩圖快樂。
既然是娛樂游戲,為甚么不能快快樂樂,一定要苦哈哈地呢?
2,古代人們就認為端午是佳節,是令節,是快樂熱鬧的日子
《敦煌表狀箋啟書儀輯》:
賀端午:右伏以午日良辰,千秋令節。羞(饈) 龜以順德,烹綵騖以膺時。伏惟厶官,位冠星辰,道扶日月,聲傅瀚海,名播燕山。固當迎啟佳辰,永臻景福。前件物等,實慚輕甚,粗表浼塵,伏冀檢納。謹狀。
這是祝賀端午節的書箋的應用文模版,說端午節是良辰,是千秋令節。在這個佳節,給朋友奉送一些禮物,禮物雖然微薄粗陋,但也體現一片誠心。等等。
《說郛》:
端午日葉正陽時,當中夏采蟾蜍之令節,語鴝鵒之佳辰。
既是令節,又是嘉辰。采蟾蜍和語鴝鵒是端午節的兩個習俗。端午節午時,要捉拿蛤蟆制藥。鴝鵒就是鸚鵡八哥之類能模仿人說話的鳥,據說培訓這種鳥的最好日期就是端午節。
古代,尤其宋朝有大量詩詞都說端午節是佳節令節,也就是良好的節日。下面擇錄幾首,以資證明。
周必大《端午帖子》:
令節傳千古,休祥屬圣時。
炎圖如日永,赫赫照華夷。
晏殊《端午詞》:
朱邸沐蘭逢令節,丹廷祝壽喜嘉辰。
兩宮榮養多延慶,百福潛隨命縷新。
歐陽修《端午帖子 》:
天容清永晝,風色秀含薰。
五日逢佳節,千齡奉圣君
蘇軾《端午帖子詞》:
肅肅槐庭午,沉沉玉漏稀。
皇恩樂佳節,斗草得珠璣。
既然是佳節,令節,是美好的節日,那么,歡樂喜慶就是必然的氛圍。
出自敦煌出土的文書《端午相迎書》:
喜逢嘉節,端午良辰,獻續同歡。
很多詩詞都寫到端午的喜慶歡樂:
楊文敏《端午賜觀擊球射栁五闋》:
處處龍舟競渡,家家簫皷喧闐。萬方無事樂豐年,仰荷圣明恩眷 。
周必大《端午帖子》:
午節人傳百藥良,三千玉女斗群芳。
銷憂萱草名空美,長樂宮中樂更長。
晏殊《端午詞》:
雕盤分楚粽,重重團扇化秦娥。宮闈百福逢嘉序,萬戶千門喜氣多。
蘇軾《端午帖子詞》:
萬壽菖蒲酒,千金琥珀杯。
年年行樂處,新月掛池臺。
宋庠《天人閣端午帖子詞》:
漢家宮掖與天連,桃印金刀瑞氣鮮。
朱夏雖稱五之日,皇圖自樂萬斯年。
歐陽修《端午帖子》;
古今風俗記佳辰,樂事深宮日日新。
巧女金盤絲五色,皇家玉歷壽千春。
這些詩人主要描寫宮廷皇帝皇后端午節的賞心樂事。
汪應辰《端午帖子詞》:
雨晹皆應節,和氣滿平疇。
欲識天顏喜,農家麥有秋。
端午節,天降喜雨,皇帝也非常高興,農家好收成也有指望。這首詩的境界比前面那些還高一些。
楊萬里《端午病中止酒》:
病里無聊費掃除,節中不飲更愁予。
偶然一讀香山集,不但無愁病亦無。
詩人端午這天病了,也沒有喝酒,就悶悶不樂,但是,他讀了白居易的詩文,心情也立馬好了起來。讀這首詩,也可以知道,如果他沒有得病,他在端午這天當然是要飲酒的,也是要快樂的。
詩人們不但描寫這天的快樂場景和氣氛,也祝福和祈愿人們幸福快樂,健康長壽等等。
汪應辰 《太上皇后合端午帖子詞》:
寶殿名康壽,皇心在祝延。
愿從重五日,更閱萬千年。
晏殊 《端午詞》:
沐浴蘭湯在此辰,內園仙境物華新。
輕絲五彩纏金縷,共祝堯年壽萬春。
周必大《端午帖》:
令節仍豐歲,宮闈樂事全。
千祥并萬壽,善頌入薰弦。
崔敦《淳熙七年端午帖子詞》:
采縷盤金麗,香蒲鏤玉勻。
君王千萬壽,歲歲樂茲辰。
洪咨夔《端平二年端午帖子詞》:
萱長宜男草,榴開結了花。
歡聲喧令節,慶事屬天家。
汪應辰《端午帖子詞》:
圣德臨尊極,民心戴至仁。
喜逢重午節,共祝萬年春。
這些祝福的詩詞,主要是寫給皇帝,皇后,太子等大人物的 祝愿他們長壽快樂。如果說端午節禁忌快樂喜慶,那么,這些祝愿皇帝皇后太子的詩詞,是不是犯了殺頭大罪?
以上這些詩詞,無可辯駁地證明,古人在端午節這天,是歡樂喜慶的,從這些記載中看不到什么忌諱喜樂的習俗,看不到莊嚴肅穆,哀傷悲戚的內容。
3,古人的端午節,實際上內容豐富,確實是喜慶快樂的。
古代的皇帝,在端午這天要賜宴,還要給群臣賞賜衣物禮品。
唐玄宗就在某年的端午,宴群臣于武成殿,各賜衣一襲。帝親自賦《詩》曰: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良…
唐朝不少文人,都留下文稿,敬謝皇帝端午節賞賜衣服等物品。
端午這天,不僅皇帝要給臣子賜宴賜衣,臣子也要在端午節給皇帝敬獻禮物,祝福長壽,比如鞍馬。
唐朝的令狐楚《端午進鞍馬等狀》讓我們看到有關的情況:
伏以月旅蕤賓,節惟端午,天人效祉,朝野交歡。伏惟陛下宸極尊嚴,大明光耀,擁純陽之元吉,保眉壽之康寧,風俗既和,人倫以厚。前件鞍馬器物等,雕鐫始就,服習初成,輒因五日之良,以續千秋之慶。干冒宸嚴,伏增戰越。
他寫了不止一篇。他還寫
伏以月維仲夏,時屬純陽,當五日之良辰,慶千年之圣壽。華夷修貢,走玉帛於寰中,朝野飛歡,均金石於天上。臣方從戎役,夙奉皇慈,愿竭微誠,慚無遠物。前件鞍馬等,久令馴致,稱以柔良。干冒宸嚴,伏增戰越。
進獻鞍馬不止一次,寫給皇帝的狀文中,對于端午節的描寫,也是非常積極喜樂的。說這一天“天人效祉,朝野交歡”“當五日之良辰,慶千年之圣壽”,這一天是給皇帝祝壽的。
皇帝和大臣之間如此,國與國之間端午節也有慶賀活動。
《通鑒續編》:
金使烏延和來,賀天中節也。
宋代,端午節時,金國曾經數次派出使臣,向大宋皇帝祝賀天中節,天中節就是端午節。
明朝時候,端午節還會賞賜高級大臣珍饈美味,賜宴百官。
《明實錄神宗實錄》:
癸巳端午節,賜三輔臣上尊珍饌。
《明實錄武宗實錄》:
壬寅端午節,賜百官宴于午門 。
明朝的皇帝端午節還在內苑賜群臣觀擊毬射栁 。詩人金幼孜寫了《端午內苑賜觀擊毬射柳》:
光祿筵初罷,瑤池宴屢陪。
御香霏曉霧,大樂殷春雷。
明朝的吳寛,在皇帝端午節賜宴后,寫下《端午節皇上宴致語》:
欣逢佳節,覩宸游萬嵗山前。御氣浮赤驃,追風過上苑。黃龍戲水在中流,旌旗盡繞軍容盛…
如果觀察古代端午節的熱鬧喜慶,當然最生動的應該來自明清的小說。
元明時期的《水滸傳》:
宋江將欽賞銀兩俵散已畢。宋江令蕭讓、金大堅鐫勒碑石,記敘其事。正值五月五日天中節,宋江教宋清大排筵席,慶賀太平。
明朝的《金瓶梅中》就多次寫到端午節。潘金蓮和西門慶毒殺武大后,在端午節幽會,一面是武大靈位,一面是奸夫淫婦的丑態。對于西門慶潘金蓮來說,這個端午節自然是快樂風流的,得償所愿的。而《金瓶梅》中另一位女主李瓶兒,也是在折騰死自己的丈夫花子虛后,盼不到西門慶的迎娶,只好在端午佳節,設下宴席,私請西門慶上門,求歡逼婚。
中國最偉大的小說《紅樓夢》,其中更有大量的端午節情節,端午節被描繪為一個家族團聚、歡樂慶祝的節日。
4,祝每個閱讀此文的朋友,百毒不侵,百病不生,端午節快樂安康!
總之,端午佳節這一天,你說端午安康,這個毫無問題,但如果認為端午節不能說快樂,愉快,那就毫無道理。忌諱快樂的端午節文化,是偽文化,這樣的民俗,是偽民俗。這種偽文化形成氣候,那就是典型的文化界的劣幣驅逐良幣。前幾年,還有真專家寫文章指正這種偽文化,告訴人們,說端午節快樂也是沒有毛病的,但沒有什么影響,而端午忌諱快樂的偽文化,反而成為今天的流行觀念。沒文化的半吊子瓦釜雷鳴,而有文化的真學士鉗口不言,就真成了屈原曾經十分痛恨的:
世溷濁而不清,蟬翼為重,千鈞為輕;
黃鐘毀棄,瓦釜雷鳴;
讒人高張,賢士無名。
以屈原所深惡痛絕的方式紀念屈原,這不是天大的諷刺嗎?
端午節快樂!端午節安康!
來源| 梁發芾閑話(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歡迎留言、轉發、分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