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黑衣男子在銀行靜坐15分鐘后暴起,30厘米長刀架上女職員脖頸——這場發生在兒童節下午的搶劫案,撕開了現代金融安全的脆弱面紗。
別動!拿錢!”2025年6月2日17時,香港沙田第一城恒生銀行內,一聲嘶吼打破平靜。49歲的劫匪從隨身紙袋抽出7寸長牛肉刀,閃電般從后方箍住35歲方姓女職員脖頸,刀刃直抵咽喉。
就在15分鐘前,這名身穿白T恤、黑褲子,頭戴鴨舌帽和口罩的男子還安靜坐在4號柜臺前,如同普通客戶。當他挾持女職員連續洗劫兩個柜臺,卷走38.2萬港元現金逃離時,監控拍下了一個冰冷畫面:女職員因刀刃壓迫頸部流血,紙幣散落滿地。
劫案現場:精心策劃的15分鐘恐怖
劫匪的作案流程顯露出老練算計。據閉路電視記錄,他于16時43分步入銀行,靜坐觀察至17時整突然發難。選擇臨近下班的時間點,正是現金清點未完成、安保警惕性降低的真空期。
刀具選擇暴露反偵察意識:30厘米長的普通牛肉刀,既具威懾力又易隱藏,遠不如槍支引人注目。更令人心驚的是其作案手法——
- 先控制人質掃蕩1號柜臺,掠走含人民幣、美元的多幣種現金12萬港元
- 再轉戰2號柜臺劫取25萬港元
- 全程僅憑一把刀就壓制住整個銀行
當女職員脖頸淌血被送醫時,劫匪已消失在沙田第一城密布的樓宇中。警方雖出動飛虎隊搜查疑似藏匿的50座住宅,卻撲空而歸。
歷史倒流:香港銀行劫案為何重現?
此次劫案之所以震動全港,因其打破了長達7年的銀行安全紀錄。香港對上一次銀行搶劫發生在2018年2月,劫匪僅用10余秒搶走7萬港元,當晚即被捕——警方發現此人竟是1987年銀行劫案的老手。
金融界立法會議員陳振英點出核心矛盾:“開放銀行環境與安全保障難以兩全。”為提升服務體驗,銀行拆除防彈玻璃、縮短客戶距離,卻也讓劫匪有機可乘。
更值得深思的是劫案數據反常:2024年香港搶劫案發案率創歷史第二低,破案率高達92.2%。當全社會聚焦電信詐騙時,傳統暴力犯罪正利用心理盲區還魂。
案件發生20小時后,沙田第一城分行重新營業。柜臺上新增的防彈玻璃反射著日光,顧客隔著玻璃辦理業務,眼神警惕地掃視每個進門者。
警方證物室里,那把7寸牛肉刀在物證袋中泛著寒光——當全球銀行業追逐“無接觸服務”時,這起劫案如同來自原始犯罪時代的嘲諷。正如金融安全專家所言:“科技能攔截99%的電子犯罪,但一把30元的刀就能刺穿所有現代神話。”
截至發稿,劫匪仍在逃。而香港所有銀行柜臺下,現金存量正被緊急調至紅線以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