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智能穿戴行業走入了一個微妙的價值瓶頸期。一方面,設備的傳感能力日益強大,從心率、血氧到心電分析,手腕方寸間采集的數據維度與日俱增;另一方面,這些海量數據在多大程度上轉化為了真正服務于用戶的“智慧”,仍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設備往往停留在被動記錄與淺層提醒,形成一個個“數據孤島”,未能實現從數據到洞察、再到主動干預的價值閉環。因此整個行業都在探索,如何突破這一瓶頸,實現真正的智慧“涌現”。
在此背景下,華為于6月3日舉辦的華為智能穿戴與運動健康技術溝通會上,預示的首款鴻蒙AI手表——華為WATCH 5,更像是一份針對行業核心痛點的“解題思路”,它以端、軟、云三大技術底座協同,構建了鴻蒙AI手表技術架構。
以華為WATCH 5為例,它首先解決的是“大腦”的問題,其為“腕上小藝”智能助手引入了融合大模型能力,整合了盤古大模型與DeepSeek大模型,并以運動健康專業模型進行精調。這相當于為手表配置了一個能進行復雜推理、深度理解的云端智慧中樞。它存在的意義,就是將端側傳感器采集到的、零散的個人數據,與云端海量的專業知識進行高效匹配與分析,從而輸出個性化、專業化的洞察與建議,解決了“有數據、無智慧”的行業難題。
有了聰明的“大腦”,還需要一個能提供高質量信息的“身體”。華為在WATCH 5的“端”側硬件上進行了全面升級,其目的正是為了給AI大腦提供更豐富、更精準的“養料”。全新的雙引擎智慧架構與NPU神經網絡單元,確保了復雜健康算法的高效運行;而星閃與先鋒通信技術的應用,則構建了穩定、高速的數據傳輸通道。最關鍵的革新在于其首創的“X-Tap智感窗”按鍵,這一集成了三合一高精度傳感器的模塊,極大地提升了手表感知用戶生理狀態的深度與便捷性。這些硬件的協同工作,共同構成了高質量的硬件基礎。
而將這一切捏合在一起,實現價值閉環的,則是作為“神經系統”的Harmony OS 5.1。它不僅有著精致流暢的界面,更核心的價值在于其“萬物互聯”的生態屬性。此前公布的星閃車鑰匙技術,就是華為WATCH 5作為全球首款搭載星閃技術的智能手表,讓穿戴設備首次實現從「被動解鎖」到「主動感知」的體驗躍遷,重新定義智能互聯的第一觸點。
而華為之所以有底氣和能力提出并實踐這一套復雜的解決方案,源于其在穿戴領域多年來的研發創新。華為WATCH數字系列是華為穿戴家族的重要成員,自2015年第一代產品亮相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以來,10年來每一代產品都是智能創新的先鋒,不斷為科技愛好者帶來新的驚喜。這一路積累下的技術與經驗,為“首款鴻蒙AI手表”華為WATCH 5的出現奠定了堅實基礎。
另外,權威機構IDC公布的數據也印證了華為的行業領導力:2024年,在全球市場,華為在腕上可穿戴設備出貨量成績斐然,出貨量同比增長率登頂全球廠商榜首。同時,在中國市場,華為智能手表連續6年市場份額排名第一。如今,華為WATCH 5的出現,是這位行業領跑者基于對產業瓶頸的深刻洞察,所給出的鴻蒙AI手表技術架構,為智能手表行業提供了AI范式,也標志著華為穿戴率先邁入AI時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