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推送規則改版了,未被星標的公眾號文章無法展示完整封面,很容易錯過。為防走丟,小伙伴們都加個星標吧,步驟如下~
眾所周知,腹瀉的原因有很多種,總體來說帶有季節性差異。
每年秋冬季我們會重點科普病毒性腹瀉,像是諾如病毒(冬季嘔吐病)、輪狀病毒(秋季腹瀉),關注我們的老讀者們應該再熟悉不過了。
如果孩子夏季出現腹瀉,很多家長會先懷疑是不是孩子吹空調或風扇著涼了,又或者是怪在了孩子剛炫的那一根雪糕上。
夏天孩子突然拉肚子,多是什么原因?家長可以如何分辨?何時該帶孩子就醫?今天我們就來好好講講。
夏季腹瀉,
多是什么原因?
“著涼拉肚子”作為夏日腹瀉的眾矢之的,其實沒有任何科學依據。
不過需要注意兩點:
1.如果孩子平時一吃冰的涼的食物就拉肚子,那要考慮孩子是否有腸易激綜合征。這是一種腸道功能紊亂性疾病,主要臨床表現為持續或間歇性的腹痛、腹瀉或便秘,發病原因多與腸道、飲食、和心理等因素相關。
腸易激綜合征患者一吃涼的就拉肚,這和季節無關。
2.夏天孩子喝果汁會多一些,果汁作為高滲性液體會增加腸道滲透負荷,攝入過多可能會引起功能性腹瀉。這種腹瀉一般也很好分辨,通常不會伴有疼痛,當停止果汁攝入后,腹瀉也會有所改善。
夏天有的人喝了涼水拉肚子,吃了路邊的涼皮拉肚子,或者吃了其他冰涼的食物導致肚子不舒服,其實都不是因為食物太冰或太涼,而更可能是食物本身不衛生有致病菌,或是人體本身對這種食物過敏或者不耐受。
常見的感染性腹瀉無外乎病毒和細菌兩種原因,不管是什么季節都一樣。
只不過夏季的高溫環境導致食物容易變質、細菌繁殖,如果再不注意食品安全,確實會增加細菌性腹瀉的可能性。
導致兒童急性胃腸炎的常見細菌如:大腸埃希菌、沙門菌、志賀菌、艱難梭菌、空腸彎曲菌、小腸結腸炎耶爾森菌等。
家長應該如何應對?
拉肚子、惡心、嘔吐、發熱、沒胃口...
細菌性腸炎和病毒性胃腸炎的癥狀通常看起來很類似,但其實稍有不同,我們可以從以下幾點來做一個初步的區分:
是否便血
是否便血是兩者最明顯的一個區別。病毒性腸炎一般拉的是非血性的水樣便(稀便),如果家長肉眼觀察到孩子的便便帶血或黏液,則考慮是細菌性腸炎或其他疾病的概率比較大。
是否有高熱
由于輪狀、諾如有可能導致孩子發熱,很多家長一看孩子腹瀉伴發熱就以為是病毒感染,事實上無論是細菌還是病毒,都可能導致孩子發熱。如果是細菌性腸炎,出現高熱的概率更大。
癥狀嚴重程度
細菌性腸炎的癥狀可能會更嚴重一些,比如劇烈腹痛、便意頻繁、光跑廁所但有排便不盡感。此外,病程也會稍長。
光從癥狀上來看,其實很難將細菌性腸炎和病毒性胃腸炎嚴格區分,明確診斷仍要依靠大便培養(糞便中存在白細胞提示細菌性腸炎的可能性較大)。但幸運的是感染性腹瀉通常屬于自限性疾病,不需要額外檢查,腹瀉來得快去得也快。
孩子腹瀉
哪些該做,哪些不該做
從定義上看,每天水樣便≥3次就等于腹瀉,但實際上家長們不用掐著次數算,只要是偏離了孩子通常排便模式的情況,都要引起重視。
腹瀉一般具有自限性,在處理上我們可以牢記這兩步:補液+觀察。
腹瀉的危險之處在于脫水,從孩子腹瀉、嘔吐癥狀開始時就應該主動補充上口服補液鹽Ⅲ,大致補充量可以參考《中國兒童急性感染性腹瀉病臨床實踐指南》:
<6月齡 50ml 6月~2歲齡 100ml 2歲~10歲齡 150ml 10歲以上 能喝就盡量喝
另外,觀察孩子的狀態,有異常及時送醫:
便血、嘔吐物有血絲; 持續發熱超48小時; 精神萎靡不振; 吃不下一點東西,不愿意喝水; 除了嘔吐腹瀉之外還有抽搐、間歇性重度腹絞痛等其他異常癥狀; 出現尿量明顯減少、囟門凹陷、哭時少淚、口唇干燥、皮膚松弛等明顯脫水表現; 肚子一碰就疼,明顯發脹、發硬(可觸及的腫塊或腹膜炎提示闌尾炎、腸套疊,甚至是中毒性巨結腸); 嘔吐劇烈(呈噴射狀);
如果寶寶吐完拉完仍有精神玩耍、能正常吃飯、喝水,沒有其他不適,就可以先在家里繼續觀察。
不要做:
× 禁食或只喝白粥:
當孩子上吐下瀉非常嚴重時,可以先暫時禁食,以防加劇嘔吐。孩子能吃下東西后可以慢慢恢復正常飲食,營養價值低的白粥不能給病中的孩子提供足夠的營養,只吃清流質食物還有可能加重腹瀉(饑餓性腹瀉)。
× 除了補液鹽之外擅自用藥:
國內外各大兒童腹瀉指南均不推薦使用止吐藥和止瀉藥,蒙脫石散之類的吸附劑證據不高,不要給孩子吃。
即便家長懷疑孩子是細菌性腹瀉,也不要擅自使用抗生素。不是所有的細菌性腹瀉都要用到抗生素治療,而且擅自用抗生素會增加耐藥性,甚至改變結腸的正常菌群導致抗生素腹瀉。抗生素屬于處方藥,不要擅自用。
另外,夏季高溫,更要注意食品安全,防止病從口入:
檢查冰箱溫度,冷藏室低于4℃; 生熟分開,尤其是未煮熟肉類不要和蔬菜水果放一起; 夏季食物容易變質,多檢查冰箱食材,變質的及時扔掉,尤其注意剩飯剩菜; 教導孩子不要喝生水,勤洗手。
end
參考文獻:
[1]UTD:資源豐富國家兒童腹瀉的診斷方法
[2]UTD:資源豐富國家兒童急性病毒性胃腸炎:臨床特征和診斷
免責聲明:本文數據更新于2023年8月。文章的目的是提供一般的醫療、健康、用藥的科普信息,不能代替任何個人的醫學診斷和治療。個人的醫學問題請及時咨詢醫生。對這篇科普文有任何建議,請給我們留言。
注:封面及正文來源包圖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