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的合肥樓市,上演了一出冰與火之歌,新房市場區域分化加劇,土地市場同樣暗流涌動,滁州緊咬合肥,明光市更是以20.29億的縣域土地成交額,超越眾多地級市!市場格局正在重塑。
NO.1|壹
包河區一騎絕塵,政務、濱湖價格破3萬
包河區王者地位無可撼動!成交金額13.83億元,成交面積5.30萬㎡,成交套數375套,三項核心指標均高居榜首!成交均價26260元/㎡,顯示其強大的市場容量和主流價格吸引力,是當之無愧的成交主力軍。
濱湖區高端市場穩健擔當。以7.13億元成交金額位居次席。雖然成交面積和套數遠低于包河,但其31241元/㎡的成交均價傲視群雄,印證了其作為合肥高端改善核心區的市場地位和強勁購買力。
高新區量價均衡的“實力派”。成交金額5.10億元,成交面積2.07萬㎡,成交套數159套,均價25867元/㎡。表現均衡,承接了部分濱湖外溢及本地產業客群需求,是合肥樓市的中堅力量。
瑤海區、廬陽區、蜀山區分列第四至第六位,構成了合肥樓市成交的第二梯隊,以剛需和首改產品為主,均價在2.1萬-2.5萬/㎡區間。
經開區、新站區分列第七、八位。經開區憑借較高均價維持一定體量,新站區則以價格優勢吸引剛需客群。
政務區僅成交1套,但33772元/㎡的均價彰顯其核心稀缺價值。
NO.2|貳
望雲錦海棠領銜,高端改善與性價比剛需齊飛
華潤城建望雲單盤銷冠,實力領跑!以5.12億元的絕對優勢登頂,成交面積1.66萬㎡,均價30764元/㎡。華潤與合肥城建的強強聯合項目,定位高端,市場認可度極高。
綠城錦海棠品質標桿,高價熱銷。成交金額2.34億元,成交面積0.75萬㎡,均價高達31069元/㎡,是榜單中均價最高的在售主流項目之一,綠城品牌和產品力功不可沒。
偉星萬科星遇光年高周轉典范。成交金額1.87億元,成交面積0.95萬㎡,均價19649元/㎡。憑借品牌合作、區位和相對親民的價格,實現快速去化。
中國鐵建花語江南、四川邦泰悅九章、意禾澄廬等項目緊隨其后,構成榜單中堅力量。
榜單特點:頭部項目優勢顯著;高價品質盤與高性價比走量盤在榜單中并存,反映市場需求的多元化分層。
NO.3|叁
本土國企霸榜,全國巨頭深耕
合肥城建本土龍頭,強勢登頂!憑借望雲等項目的熱銷,以7.41億元銷售額、2.66萬㎡銷售面積、170套的成交量,力壓群雄,摘得桂冠。本土國企的資源整合與開發實力凸顯。
華潤置地巨頭風采依舊。銷售額6.19億元,銷售面積2.05萬㎡,套數140套。作為深耕合肥的全國性巨頭,華潤憑借高端項目持續領跑。
偉星集團穩居前三,多點開花。銷售額3.46億元,銷售面積1.63萬㎡,套數132套。憑借星遇光年等多個項目的穩定輸出,保持強勁競爭力。
招商蛇口、綠城中國、萬科集團、四川邦泰集團、龍湖集團、保利發展、江蘇亞倫集團等全國性及地方實力房企占據榜單前列。
本土力量亮眼: 除合肥城建外,安徽意禾集團、廬陽國投集團、皖投置業等本土國企/房企也成功躋身TOP20,表現活躍。
NO.4|肆
合肥絕對核心,滁州異軍突起
合肥:一騎絕塵,龍頭地位穩固。土地成交金額66.27億元,成交面積56.56萬㎡,兩項指標均遙遙領先,占全省絕對比重,是安徽土地市場的絕對核心引擎。
滁州:緊追合肥,皖東崛起。成交金額35.02億元,成交面積80.02萬㎡!金額僅次于合肥,面積甚至超過合肥,顯示出滁州土地市場的活躍度和承接產業、人口轉移的巨大潛力。
阜陽:皖北重鎮,需求支撐。成交金額8.87億元,成交面積30.91萬㎡。作為人口大市,阜陽的土地成交面積較大,反映其城鎮化進程中的基礎需求。
六安、亳州、馬鞍山、蚌埠、淮南等城市土地成交金額在4-9億區間,構成第二梯隊。
蕪湖作為省域副中心,土地成交金額僅排第11位,與其經濟地位相比稍顯平淡,值得關注。池州1-5月無土地成交。
NO.5|伍
市區與縣域分化,國企主導拿地
市區榜:合肥虹吸效應顯著,地市市區普遍低迷
合肥市區成交金額53.67億元,占其市域總量的81%,占全省市區總成交的絕對大頭。面積34.60萬㎡。
滁州市區成交金額13.27億元,面積22.15萬㎡。是除合肥外,唯一市區成交超10億的城市。
淮南市區、蕪湖市區、蚌埠市區分列3-5位,金額均在2-5億區間。多數地市市區冷清,安慶、馬鞍山、阜陽、亳州、六安等市區成交金額僅在1-2億左右,銅陵、宿州不足1億,淮北、黃山、池州、宣城市區0成交。地級市市區土地市場整體非常冷清,與合肥形成鮮明對比。
縣域榜:明光市“黑馬”奪冠,環肥縣域表現分化
明光市成交金額20.29億元,成交面積48.75萬㎡!力壓眾多地級市市區,成為全省縣域乃至全省土地市場的最大亮點和“黑馬”。
肥西縣成交金額6.63億元,面積10.04萬㎡。作為合肥最強縣域,土地價值依然堅挺。
舒城縣成交金額6.33億元,面積19.10萬㎡。廬江縣成交金額5.97億元,面積11.93萬㎡。蒙城縣、當涂縣等表現尚可。
環肥縣域遇冷,令人意外的是,長豐縣、肥東縣、巢湖市1-5月土地成交金額均為0!環合肥都市圈的其他縣域也普遍為0成交,分化極其嚴重。
房企拿地榜:地方國企、平臺公司主導,市場化房企身影寥寥
合肥軌道交通集團拿地金額19.98億元,面積17.01萬㎡。依托TOD開發等優勢,成為合肥土地市場最大買家。
中海集團拿地金額14.78億元,面積3.61萬㎡。是榜單中少有的全國性市場化房企巨頭,且聚焦合肥核心地段。
滁州市城市投資控股拿地金額12.16億元,面積21.00萬㎡。亭城文化旅游投資集團拿地金額12.12億元,面積20.14萬㎡。
TOP20幾乎被“國家隊”包攬,榜單前20名中,除中海、綠城中國、安徽誠昌房地產、安徽天阜集團等極少數外,絕大部分為省市級城投、城建、文旅、軌交、區級更新平臺、縣級城投公司。市場化品牌房企拿地意愿和能力依然非常謹慎。
第一房智庫觀點:分化加劇,國企托底,合肥虹吸效應登峰造極
合肥“單核”效應登峰造極,無論是新房銷售,還是土地市場,合肥的“虹吸效應”達到前所未有的強度。資源、資金、購買力高度向省會集中,省內其他城市的房地產市場存在感被大幅削弱。
土地市場深度分化,國企托底成定局。
區域分化,僅有合肥市區、滁州市區及少數縣域表現尚可,絕大多數地市市區和縣域土地市場陷入冰凍或接近停滯狀態。
主體分化,土地市場幾乎由地方國企和各類平臺公司主導托底。市場化房企,尤其是民營房企,拿地意愿和能力嚴重不足,僅中海、綠城等極少數巨頭在核心城市核心地段謹慎出手。這為未來商品房供應結構和開發模式帶來深遠影響。
展望:安徽房地產市場已進入深度調整與重構期。合肥作為單核城市的統治力短期內難以撼動,其市場健康度對全省至關重要。土地市場的“國進民退”態勢預計將持續,地方平臺托底維穩的同時,也需關注未來開發效率和去化風險。新房市場將持續分化,精準定位、產品力過硬、資金實力雄厚的房企方能穿越周期。對于廣大非核心城市和非核心區域,市場復蘇之路將更為漫長且艱難,“強者恒強、弱者離場”的格局愈發清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