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品種谷物香檳黑麥(Champagne Rye),曾在德國各地廣泛種植,卻于1960年代消失無蹤。
30年后,基因庫里100g香檳黑麥種子重新被培育出來。對貧瘠土壤的適應性和高抗逆性,讓它受到了農民的關注。如今,香檳黑麥在德國和奧地利的種植面積達到2000公頃,多家烘焙坊、面粉廠和釀酒廠也參與了產品價值鏈開發。
這一切,都離不開德國農業生物多樣性保護機構VERN的努力。
今天,我們很高興邀請VERN的創始人魯迪·弗格爾(Rudolf V?gel)來到北京,為食通社的讀者分享:
-香檳黑麥是怎樣恢復種植的?
-VERN是怎樣運作的?
-德國農民種植老品種作物的動機是什么?
-德國消費者如何看待老品種?
-在農業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面,中德兩國有哪些優勢?如何互鑒?
*線下尚有少量席位,欲報從速。
[太陽]相關閱讀
《氣候在變化,德國科學家如何與農民合作尋找出路?》
《德國農民為什么上街抗議?農業補貼的“罪與罰”》
《佛手瓜苗的突圍:氣候、種子和縣城作物潮》
《兒時的甜蜜為什么消失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