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港股科技股領漲市場,相關行業ETF——港股科技ETF(513020)漲超2%,領漲市場。港股科技獲多家機構看好,機構表示,港股憑借科技龍頭標的稀缺性,有望率先受益于AI產業變革。港股科技ETF(513020)今年規模增幅明顯,大增2.4倍。
2025年以來,港股科技股表現強勢,截至5月27日收盤,今年以來恒生科技指數上漲約16%。今年以來,南向資金大量流入港股,成為帶動恒生指數上行的重要增量資金來源。數據顯示,截至5月30日收盤,年內南向資金凈流入港股規模約6509.42億港元,遠超去年同期,單日凈流入超百億港元的交易日更是頻繁出現。值得關注的是,去年全年南向資金凈流入近7000億,也就意味著今年前五個月南向資金凈流入量已經逼近去年全年。
從規模來看,港股科技ETF(513020)今年規模增加明顯,目前最新規模為12.17億元,較去年年底增加8.57億元,增幅238%。
從業績來看,截至目前,騰訊控股、阿里巴巴、京東集團等7家頭部科技公司公布一季報,營收和凈流入均實現正增長,其中,阿里巴巴、比亞迪股份、中芯國際等凈流入同比增幅超100%。華泰證券表示,港股盈利預期抬升明顯,自主可控邏輯堅實、存政策預期支撐的港股硬科技方向或值得重點關注。
從估值來看,港股整體估值水平較低,尤其是科技和消費板塊。截至2025年6月2日,恒生科技指數市盈率(TTM)為20.17倍,遠低于歷史平均水平。
國泰海通證券指出,港股憑借科技龍頭標的稀缺性,有望率先受益于AI產業變革,同時港股龍頭互聯網企業資本開支和云業務收入同步也強勁增長。港股科技目前估值水平仍然不算高。從企業盈利角度出發,2025年港股科技板塊盈利增長也有較強確定性。基于AI產業催化下港股科技板塊業績的良好預期,未來恒生科技ROE有改善空間,繼而帶動估值抬升。
中信證券表示,展望未來一年,中國權益資產正迎來年度級別牛市。從2025年四季度開始,全球主要經濟體在經濟和政策周期上預計再次同步,財政和貨幣同時擴張,港股和A股市場將望迎來指數牛市,風格上也會發生2021年以來的重大切換,從持續4年的中小票題材輪動,轉向核心資產的趨勢性行情。從策略角度來看,最重要的策略選擇應是重塑港A配比,進一步提升港股配置;其次是回歸核心資產,聚焦新興行業以及傳統行業的龍頭公司。
多家券商研報指出,當前中國科技股的估值水平仍處于歷史低位,具備較大的上漲空間。
德意志銀行認為,中國科技股長期存在“估值折價”,隨著技術突破和外資重新定價,這一折價將逐步消失。德銀私人銀行部首席投資官辦公室認為,人工智能的廣泛應用可以在未來五年使中國企業利潤提高,并持續推高中國股票估值。根據Gartner數據,去年全球IT支出超過5萬億美元,同比增長7.5%。其中,中國市場的科技支出增長尤為顯著。這一趨勢為科技龍頭提供了強勁的基本面支撐。隨著DeepSeek等國產大模型的突破,正推動AI從技術快速轉向商業落地。中國大模型不僅在性能上基本追平海外第一梯隊,并且成本上更具優勢。
港股科技ETF(513020)一鍵布局港股科技龍頭股,享受科技股快速發展帶來的機遇。
(本文機構觀點來自持牌證券機構,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