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甄 瑤
編輯|李國政
出品|幫寧工作室(gbngzs)
比亞迪38萬輛、上汽集團36.6萬輛、中國一汽26萬輛、吉利汽車23.5萬輛、長安汽車22.4萬輛、奇瑞20萬輛,極氪科技、零跑、鴻蒙智行和理想交付量均超4萬輛……
剛進入6月,一些車企就迫不及待地公布5月銷量。
這些率先公布的數據,都很漂亮,讓整個車市仿佛沉浸一片捷報頻傳、增長明顯的喜悅氛圍中。
但環顧市場,并非只有銷量增長這一抹亮色,比如還有新一輪價格戰暗流涌動,改變著市場格局。
臨近半年節點,車企都在沖刺,希望上半年表現好看一些。于是,比亞迪、吉利、奇瑞、長安等車企紛紛降價促銷。
就在價格戰愈演愈烈之際,工信部、中汽協突然發聲,提醒行業價格戰、內卷該踩剎車了。一些車企高管紛紛響應,表示抵制價格戰。
但嘴上說著抵制,行動卻很誠實,車企“限時降價”“限時政策”還是一個接一個地推出。
淘汰賽成績單
端午前夕,“車圈恒大論”成為業內焦點。
5月23日,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汽車產業的恒大已經存在,只不過是沒爆而已。”
此言論在業內引發震動,各方人士紛紛猜測討論誰是“車圈恒大”,導致各種推測滿天飛,一些車企的股價明顯波動,品牌形象受到影響。
風波之中,5月30日,比亞迪集團品牌及公關處總經理李云飛通過社交媒體發布長文,首次正面回應比亞迪被暗指為“汽車圈恒大”的流言,并列出財報數據進行反駁。
對任何一家車企而言,最重要的是活下去。眼下,汽車行業就像一場超級激烈的淘汰賽,不是你死就是我活,誰稍微落后,就可能被市場踢出去。銷量數據,就是這場淘汰賽的成績單。
截至6月3日,在已公布5月銷量的車企中,有6家今年累計銷量已超100萬輛,表明當前頭部企業的集中效應愈發明顯。
此中,比亞迪依舊領跑。其5月乘用車銷量為37.69萬輛;1-5月為173.56萬輛,同比增長38.7%。
上汽集團恰似老將發力,在車市戰場上堅守陣地。今年前5個月,其整車批售約168.7萬輛,與比亞迪的差距不到5萬輛。這個微小的差距,使得上半年汽車銷冠的歸屬撲朔迷離。
中國一汽5月整車銷量26.13萬輛,同比增長7.5%,1-5月為126.2萬輛。
前5個月,吉利、長安和奇瑞都破百萬。吉利汽車1-5月累計銷量約117.3萬輛,同比增長49%;長安為112.02萬輛;奇瑞約102.65萬輛,同比增長14%。
長城汽車5月銷量約10.22萬輛,同比增長11.78%,前5個月累計銷量約45.9萬輛。
新勢力中,零跑5月交付量約為4.5萬輛,領先一眾新勢力。鴻蒙智行全系交付量約4.45萬輛,旗下旗艦SUV問界M9(參數丨圖片)交付約1.55萬輛,問界M8約1.21萬輛。理想汽車5月交付新車4.08萬輛,同比增長16.7%。
小鵬汽車不甘示弱,5月交付新車3.3525萬輛,同比增長230%,連續7個月交付量突破3萬輛。今年1-5月,其累計交付16.26萬輛,同比增長293%。
小米汽車5月交付量超過2.8萬輛。蔚來5月交付車輛2.32萬輛,同比增長13.1%,其中蔚來品牌交付1.33萬輛,樂道品牌交付6281輛,螢火蟲品牌交付3680輛。
一些“廠二代”新能源品牌銷量也大幅增長。6月1日,極氪科技公布5月銷量約為4.65萬輛,實現連續3個月月銷超4萬。阿維塔5月銷量1.2767萬輛,同比增長179%;嵐圖汽車5月銷量1.0022萬輛,同比增長122%。
5月,合資車企銷量也藏著不少“小驚喜”。一汽-大眾5月整車銷量為12.83萬輛,其中,大眾、奧迪、捷達品牌分別售7.3萬、4.6萬、9302輛,市場基本盤穩固。
一汽豐田5月銷售6.81萬輛,同比增24%,電動化車型占比48%(3.29萬輛),TNGA-K平臺以上高端車型占比61%(4.16萬輛),表明其加速向新能源與高端化轉型。
上汽通用5月終端銷量為5萬輛(含出口),同比增2.8%;新能源車銷量9117輛,環比增66.4%。東風日產官方發布海報顯示,日產N7累計大定已達17215輛,成為國內中大型轎車隊列中的一匹黑馬。
“初步推算,5月狹義乘用車零售總市場規模約為185萬輛,同比去年增長8.5%,環比上月增長5.4%,其中新能源零售預計可達98萬,滲透率維持在52.9%左右?!背寺摲謺貢L崔東樹表示。
嘴上抵制,行動誠實
5月,很多車企銷量大幅攀升,主要驅動力在于降價促銷。
5月23日,比亞迪王朝網、海洋網旗下共22款智駕版車型開啟限時補貼活動。海洋網智駕版車型補貼后,最低售價為5.58萬元,其中海豹07 DM-i智駕版最高可獲5.3萬元補貼。
這一舉動,帶動行業迅速跟進。
吉利銀河推出“百萬銀河共享精品新能源”活動,限時補貼價5.98萬元起,補貼方式包含現金補貼、國補和吉利銀河廠補,從而與比亞迪展開貼身價格肉搏戰。
長安深藍、奇瑞集團、長城哈弗、凱迪拉克、零跑等相繼加入這一輪降價。
此中,新能源車企為爭奪市場份額,陷入深度內卷;傳統車企也紛紛降價,打破了以往基于產品分級標準設定的價格體系。
一時間,從產品配置到價格策略,車企競爭白熱化,甚至相互炮轟、發表“不客氣”之言論。
面對新一輪價格內卷,工信部、人民日報、中汽協相繼發聲,明確表達反對立場。
工信部強調,將加大對汽車行業“內卷式”競爭的整治力度。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表示,堅決反對無底線的價格戰,支持企業通過正常方式參與市場競爭。
相關權威人士也發言表態。6月1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原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中國動力電池產業聯盟理事長董揚,中汽中心黨委書記、董事長安鐵成,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理事長張進華等針對車企價格戰發表看法,一致認為反內卷不能僅靠企業自覺,汽車行業亟須加大力度,整治“內卷式”競爭。
“價格戰持續升溫,客觀上催生了車企以犧牲質量為代價實現‘以價換量’的潛在風險?!睆堖M華認為。
安鐵成表示,汽車產業陷入低水平重復降價困境,盈利能力大幅減弱,且難以突破現有技術或市場瓶頸,不利于全球化競爭力的培育形成。
安鐵成進一步分析說,“內卷式”競爭是多重因素交織作用的結果。一方面,中國汽車產業正處于由“汽車大國”向“汽車強國”轉型的階段,競爭加劇、優勝劣汰是轉型陣痛期的必然現象;另一方面,企業創新動力不足,相關部門對某些灰色地帶行為缺乏直接有效的管理手段,也是市場競爭異化為非理性“內卷式”競爭的重要原因。
在工信部、中汽協接連發聲后,李斌、何小鵬、閤先慶、盧放等車企負責人集體表態反對價格戰。
魏建軍直言“內卷式競爭是慢性自殺”,呼吁全行業尊重規律,回歸理性發展。小鵬汽車董事長、CEO何小鵬認為行業應更注重科技、高度和質量的競爭。
蔚來創始人、董事長、CEO李斌表示不希望卷入價格戰,而要在技術和服務上競爭。廣汽集團副總經理閤先慶、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 CEO靳玉志也表達了類似觀點,強調要“卷價值”而非“卷價格”。
“嵐圖汽車堅決反對價格戰,更不會參與價格戰?!睄箞D汽車CEO盧放表示,車企應該通過技術創新,帶動研發、生產、管理效率的提升和改善,然后再通過這種改善,讓企業的制造成本降下來,而不是通過偷工減料或一些非技術進步帶來價格上的變化。
然而,盡管有大量的反對聲音,現實卻是另一番景象。
頭部車企帶頭降價,連一些豪華品牌也放下往日的高傲,以“骨折價”加入大戰。燃油車與新勢力新能源車在這場混戰中全力廝殺。每個車企都在為市場份額和生存空間而拼價格、拼利潤。
嘴上說著抵制價格戰,行動上卻斷然加入降價大軍,正是當下行業激烈競爭的真實寫照。
從口水仗到價格戰再到重組,中國汽車行業在銷量增長的背后,彌漫著層層迷霧——剪不斷,理還亂,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