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浙江省慈溪市首批大棚楊梅陸續上市,楊梅之鄉開啟了夏日豐收季。近年來,慈溪始終堅持把楊梅產業作為推動鄉村振興、促進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深入實施楊梅產業品質提高、品牌提升“兩品雙提”三年行動,走出了一條“小楊梅撬動大產業”的特色發展之路。2024年慈溪楊梅產量6.6萬噸、產值超10億元。
6月4日,空中俯瞰慈溪市匡堰鎮的楊梅大棚,大棚外面種植的是露天楊梅(無人機照片)。大棚楊梅比露天種植的楊梅提早10多天上市,能給果農帶來更高的收益。匡堰鎮是慈溪楊梅的主產區,現有楊梅種植面積1.5萬畝,年產量1萬余噸,全鎮有梅農近3000戶,楊梅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120余家。新華社記者 徐昱 攝
6月4日,在慈溪市匡堰鎮楊梅果園大棚內,主播在楊梅樹下直播銷售楊梅。新華社記者 徐昱 攝
在慈溪市匡堰鎮楊梅果園內成熟的大棚楊梅掛滿枝頭(6月4日攝)。新華社記者 徐昱 攝
6月4日,在慈溪市匡堰鎮楊梅果園內,種植戶正在采收大棚楊梅。新華社記者 徐昱 攝
地理科普延伸閱讀
浙江楊梅生產:地理視野下的產業崛起與生態智慧
在浙江廣袤的山地丘陵間,楊梅樹如點點繁星點綴其中,其果實以酸甜多汁的獨特風味聞名遐邇。作為中國楊梅的核心產區,浙江楊梅不僅承載著七千年河姆渡文化的歷史積淀,更通過地理環境與產業技術的深度融合,形成了覆蓋130萬畝種植面積、年產值超60億元的現代農業典范。本文將從地理、技術、產業三個維度,揭示浙江楊梅生產的生態智慧與經濟價值。
一、地理稟賦:山地丘陵的饋贈
浙江楊梅的主產區分布于寧波、臺州、溫州等三大優勢產區,涵蓋余姚、文成、蘭溪、仙居、青田等十大精品產縣。其核心種植區多位于海拔700米以下的緩坡山地,如仙居縣南北兩翼高、中間低的地形,配合永安溪穿流而過,形成獨特的小氣候環境。這類區域年均氣溫15-21℃,年降水量充沛,且酸性紅壤或紅黃壤的pH值穩定在4.5-6.5,為楊梅提供了理想的生長條件。
地理優勢不僅體現在自然條件,更體現在產業布局的智慧。浙江通過“浙東(寧波、舟山)、浙中(臺州、金華)、浙南(麗水、溫州)”三大精品楊梅集聚區的建設,將地理分散的種植區域轉化為產業協同的經濟帶。例如,仙居縣依托山地地形發展設施栽培,建成1500余畝智能大棚,使楊梅成熟期提前半個月,填補市場空缺,畝均產值達露天種植的6倍。
二、技術革新:從“靠天吃飯”到精準管控
浙江楊梅生產的技術突破,集中體現在設施栽培與數字化管理兩大領域。設施栽培方面,第五代智能大棚通過自動控溫、控水、控肥系統,結合太陽能殺蟲與水肥一體化設備,實現楊梅生長環境的精準調控。以蘭溪市為例,其5000畝大棚楊梅采用“先種樹后扣棚”技術,將楊梅上市期延長至5-6月,顯著提升優質果率。
數字化管理則依托“楊梅產業大腦”——“親農在線”平臺,整合衛星遙感、無人機與氣象數據,構建楊梅生長適應性模型與病蟲害預測模型。農戶通過手機即可實現澆水、施肥、溫度調節的遠程操控,例如仙居縣婁榮杏的30畝智能大棚,通過數字化管理使產量與品質雙提升,最高售價達2000元/箱。
三、產業融合:從鮮果到全鏈的價值躍升
浙江楊梅產業的競爭力,源于其“鮮果+深加工+文旅”的三產融合模式。鮮果銷售方面,2025年浙江楊梅總產量預計達70萬噸,其中仙居縣以14.5萬畝種植面積貢獻12萬噸產量,鮮果產值超11億元。深加工領域,浙江已形成楊梅酒、濃縮汁、棒冰等30余種衍生產品,年加工轉化能力近4萬噸。例如,仙居縣浙江揚百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與光明乳業合作開發的“一枝楊梅”棒冰,上市3個月銷售額突破2000萬元。
文旅融合方面,浙江通過“楊梅采摘節”“楊梅科技博物館”等載體,將農業與休閑旅游深度結合。仙居縣18家農旅融合基地通過“采摘游+影視城+漂流”的組合模式,使村民人均楊梅相關收入達10800元,同比增長11%。
四、生態與經濟:可持續的雙重紅利
浙江楊梅產業的可持續發展,體現在生態保護與經濟效益的平衡。一方面,通過推廣綠色防控技術,如性誘劑、羅帳與設施栽培,減少化學農藥使用;另一方面,實施“共享冷庫”與統購統銷模式,降低散戶種植風險。例如,慈溪市匡堰鎮通過強村公司統一收購、包裝與銷售,助力梅農增收。
未來,浙江楊梅產業將聚焦“設施栽培面積、精品果率、產值三個翻一番”目標,力爭到2027年設施面積達2萬畝,精品果率超60%,三產總產值超200億元。這一戰略不僅將鞏固浙江楊梅的全國領先地位,更將為全球農業提供“山地經濟+智慧農業”的浙江方案。
浙江楊梅的生產,是地理環境、技術創新與產業協同的完美融合。從河姆渡文化的七千年傳承,到現代設施栽培的精準管控,浙江楊梅不僅成就了“中國楊梅之鄉”的美譽,更通過全產業鏈的價值躍升,書寫了鄉村振興的生態智慧篇章。
責任編輯:程家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