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vol
資料來源| 公開數據、公開資料
本文2400字,閱讀時長約3分鐘
6月4日晚間,萬馬股份(002276)再次上熱搜。
上一次熱搜是股價暴漲。
這一次是,公司董事會收到董事長李剛的書面辭職報告。
近日,萬馬股份發布公告,公司董事長李剛因個人原因離職,不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
李剛在任期間,主導了萬馬股份的戰略布局與業務拓展,對公司的發展至關重要,他的離職瞬間引發市場對萬馬股份未來走向的高度關注。
當前,萬馬股份正處于業務發展的關鍵轉折點,在股價大幅波動與業務增長困境中艱難探索,李剛的離職無疑給公司的發展增添了更多變數。
萬馬股份是一家地市國資控股的企業,屬于國有企業范疇,其最終控制人是青島西海岸新區國有資產管理局,持有浙江萬馬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比例為25.01%。
作為央企,萬馬股份在行業內的資源獲取、政策支持等方面具備一定優勢,這也為其業務發展奠定了基礎。
在資本市場,萬馬股份的股價表現前段時間曾十分亮眼。
今年低點到高點的漲幅接近三倍,一時風光無限。
2025年2月中旬至3月,其股價在人形機器人概念的帶動下大幅上漲,一度強勢漲停,總市值最高攀升至近200億元,吸引了眾多投資者的目光。股價暴漲的背后,是市場對其在人形機器人和充電樁業務的期待。
在人形機器人領域。其自主研發的“萬馬機器人智連CCa系統”已實現量產,動態彎曲壽命超3000萬次,還具備強電、弱電及通信一體化傳輸能力,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已向國際機器人“四大家族”之一批量交付 。
公司憑借技術優勢,與美的庫卡、先導智能、匯川技術等知名企業建立合作,產品廣泛應用于人形機器人及四足機器人。
然而,盡管技術領先,但從實際營收貢獻來看,人形機器人和機器狗線纜訂單帶來的收入目前在公司整體營收中占比較小。
主要原因在于,現階段人形機器人市場尚處于發展初期,應用場景開發滯后,限制了市場規模的快速擴張;同時,客戶產能釋放也面臨諸多挑戰,導致訂單增長緩慢。
充電樁業務同樣是萬馬股份的重要布局方向。
公司擁有7kW到960kW功率的全系列產品線,根據充促盟2025年1月公布的數據,其公共充電樁保有量達39,252臺,充電站保有量為3,012座 ,并打造了“愛充網”,提供涵蓋充電、代運營、代運維等的綜合性解決方案。
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萬馬股份的充電樁業務面臨不小壓力。
行業巨頭特來電憑借先發優勢和強大的資金實力,占據22.05%的市場份額 ,萬馬股份的市占率僅為1.72% 。
從盈利情況看,萬馬股份充電樁業務毛利率處于15%-20%的較低區間,自主盈利能力欠佳,對政府補貼依賴嚴重。
經營活動現金流下降93.61%,這意味著訂單增長并未有效轉化為自由現金流,盈利模式亟待優化。
此外,充電樁技術商業化應用面臨成本、散熱和投資回報率等挑戰,短期內盈利仍存在不確定性。
因此,市場就有人認為,李剛辭職的原因,雖然公告中明確表示是工作調動,但也可能與機器人、充電樁板塊的發展需要新的領導人有關。
從行業競爭角度來看,近年來電線電纜和新能源行業競爭愈發激烈,萬馬股份雖然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要在眾多競爭對手中保持優勢,面臨的壓力也在不斷增大,李剛或許認為公司需要新的領導視角和策略來應對挑戰。
從公司業務拓展方面,隨著萬馬股份在新能源領域布局的不斷深入,充電樁產業雖然前景廣闊,但目前仍面臨著運營成本高、盈利模式有待完善等問題,新的領導者可能會帶來更具針對性的解決方案,推動公司業務實現新突破。
李剛辭職后,萬馬股份后續的戰略方向和管理舉措備受市場關注。
一方面,公司需要盡快確定新的董事長人選,新領導的戰略眼光和管理風格將直接影響公司未來的發展路徑。
另一方面,公司能否在現有業務基礎上,繼續保持良好的發展態勢,在新能源和新材料等領域取得更大的市場份額,也成為投資者和行業內關注的焦點。
后續,萬馬股份將如何應對這一變動,我們拭目以待。
另外,近些年來,萬馬股份的業績其實不錯。
萬馬股份2024年年報數據顯示,公司在電線電纜行業整體承壓的背景下,仍實現了營收的增長,全年營業收入達到177.61億元,同比增長17.46% ,彰顯出一定的韌性。
身為央企,其在資源調配和市場拓展方面的優勢,一定程度上助力了業績增長。
在業務板塊方面,電力產品表現出色,收入增長超32.29%,銷售量增長25.86%,訂單交付及時率同比提升5% 。
不過,公司也存在一些隱患。
公司歸母凈利潤為3.41億元,同比下降38.57% ,凈利率為1.94%,較上年同期下降1.77個百分點,毛利率為11.32%,同比下降2.89個百分點 ,盈利水平下滑明顯。
李剛的離職給萬馬股份的未來發展帶來了不確定性。
新管理層如何帶領公司突破人形機器人和充電樁業務的發展瓶頸,利用在電纜業務上的優勢,實現各業務板塊協同發展,提升公司整體盈利能力和市場競爭力,是擺在萬馬股份面前的重要課題。
在技術日新月異的當下,同行不斷突破,提升充電速度,而萬馬股份的部分充電樁充電時長依舊較長,從電量耗盡到充滿電,往往需要數小時,這對于快節奏生活的車主來說,無疑是極大的不便,導致用戶紛紛流向充電效率更高的競品。
此外,萬馬股份充電樁設備老化、故障率高,時常出現充電中斷、設備無法啟動等故障,不僅影響用戶體驗,還增加了維修成本,進一步壓縮了利潤空間。
從市場競爭層面來看,充電樁市場競爭激烈程度超乎想象。
特來電、星星充電等行業巨頭憑借先發優勢和雄厚的資金實力,不斷拓展市場份額,在品牌知名度、用戶基礎和運營經驗上都占據上風。
一些新興的充電樁企業也在不斷崛起,它們以創新的商業模式和優質的服務,迅速搶占市場,萬馬股份在這場激烈的競爭中面臨巨大壓力。
充電樁建設前期需要投入高額的資金用于設備購置、場地租賃和基礎設施建設,回本周期漫長。
運營過程中,又要面臨電費成本、設備維護成本和人力成本等各項開支,而目前的充電服務費定價受到諸多限制,難以大幅提高,導致整體盈利空間微薄,部分地區甚至長期處于虧損狀態。
投資者和市場都在密切關注萬馬股份的后續動作,期待公司能在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中找到新的增長路徑,實現可持續發展。
平衡好傳統業務與新興業務的發展,我們拭目以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