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夏天,小蟲子們又出來了,蚊蚊蚊、蟻蟻蟻、蟲蟲蟲~
近期,東莞的47歲張先生在家中沙發上睡覺時,被不明昆蟲咬傷,醒來后發現右腳其中一個腳趾逐漸紅腫!
他在首家醫院連續治療4天仍未見好轉,傷情已蔓延到了腳背,出現明顯紅、腫、痛,張先生決定換一家醫院治療。
剛到第二家醫院時,張先生的傷情嚴重,腳趾上有個蟲眼。第二家醫院醫師接診后,立即對張先生進行詳細的專科體格檢查和處置,當場擠出了大量膿液。
隨后,結合血生化檢查、彩超檢查,醫生判斷張先生病情較重,學組醫護人員對張先生病情進行討論。
結合病史、專科情況及有關檢查,張先生被診斷為“蜂窩織炎”,連夜進行了手術治療。
▲局部處理:切開封閉式負壓引流
經治療5天后,張先生的炎癥基本消退,接受了二次清創并“nice結”縫合。
▲治療10天效果
▲兩周后痊愈出院
什么是蜂窩織炎?
1
蜂窩織炎是一種急性的皮膚及皮下組織炎癥,是由于溶血性鏈球菌或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皮下、筋膜下、肌間隔或深部蜂窩組織的彌漫性化膿性感染,一般患病后表現為局部紅、腫、熱、痛,并且擴散迅速。常見于小腿、面部、手臂等部位。
炎癥較重的時候可以波及到肌肉組織,可能會引起廣泛組織壞死,甚至引發膿毒癥,進而危及生命。
一旦患該病后,需要針對性采用敏感抗生素治療,必要時進行手術引流。
挖鼻孔竟也會感染?
2
一項調查顯示,90%的人都喜歡挖鼻孔,你是不是其中之一?尤其廣東的夏天干燥,讓人忍不住想挖一挖!
但是要注意啦!挖鼻孔這個小動作,潛藏健康風險,嚴重恐要命!
近日,#女子挖鼻孔后高燒40℃腫到難睜眼#相關話題沖上熱搜!
西安吳女士生完孩子40天后,突發高燒,體溫燒到40℃反復不退,伴隨面部紅腫疼痛。家人隨后將其送往西安市人民醫院就診。
經過一系列的檢查發現,原來吳女士有慢性鼻炎史,最近因為鼻子不舒服,她頻繁摳挖鼻孔,最終導致面部蜂窩織炎。
面部蜂窩織炎若未及時控制,感染可沿筋膜間隙擴散,導致膿毒癥、腦膜炎或海綿竇血栓性靜脈炎等并發癥,嚴重或可致命。
醫生介紹,鼻子及其周圍區域屬于“危險三角區”,血管豐富,沒有靜脈瓣,并與顱內血管相連,很容易引起感染擴散。
加之吳女士剛產完,產后女性因激素波動、免疫力下降,導致皮膚屏障功能減弱,更易受細菌侵襲,成為該病的高危人群。
在醫院給予抗感染治療后,吳女士的體溫逐漸恢復正常,紅腫脹痛也隨即消退。
蜂窩織炎的易發群體
3
醫生提醒,以下人群是蜂窩織炎的易發群體,需要格外注意:
1. 血液循環差者,如肥胖、心血管疾病、肝功能較差等人群。
2. 抵抗力較差者,如老年人皮脂腺功能減退,局部皮膚干燥,容易導致皮膚屏障功能受損誘發此病。
3.常刺激皮膚者,如愛擠面部痘痘、常穿不合腳鞋子人群。
4. 容易有傷口出現者,如糖尿病患者、腎臟病患者、赤腳工作者、腳氣患者等。
做好4點躲避蜂窩織炎
4
1. 避免蚊蟲叮咬,戶外活動時可穿著長袖衣物、長褲并使用驅蚊劑等。保持家居環境衛生,避免滋生蚊蟲。
2. 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勤修指甲,避免創傷,時刻關注是否存在皮膚感染;
3. 合理治療原發皮膚病,減少搔抓,避免長期外用糖皮質激素制劑;
4. 加強身體鍛煉,提高皮膚對外界的適應能力。
實用防蟲手冊
5
人極易遭到叮咬感染多種疾病,嚴重的可致死亡!以下這份《實用防蟲手冊》記得收藏哦↓↓
小蟲蟲可能傳染大疾病
一定要注意防范
大家一起安全過夏天!
編輯:Selex
圖文來源:廣州日報、申工社
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廣東最生活出品,轉載請聯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