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老白第122篇原創(chuàng)筆記
前言
昨晚和戰(zhàn)友小聚,聊起軍旅生涯往事,不由感慨萬千。
結果,晚上就夢到負重越野跑,氣喘吁吁精疲力竭,把自己嚇醒。
睡意全無,我翻開手機,大數據推來篇文章:
《不要試圖在有毒的職場環(huán)境里證明自己》,乍一看挺不錯。
隨即想起部隊那句名言:“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
瞬間清醒:其實,有毒的不是職場本身,而是身邊充斥的那些爛人。但話說回來,當你不被爛人影響,本身就是一種成長。
01 有毒的不是環(huán)境,是人
最近每天上下班路上,總遇到龜速并排占道、綠燈起步緩慢的車。巧合的是,它們還都是同一品牌。
自然而然,我就對這品牌極度厭惡。但是,誰又敢說這個擁有近百年歷史的德系車企有毒?
這就是心理學典型的“認知偏差現象”。
比如說,你自己開某品牌車時,你會看到路上有很多同款;家中有孕婦時,你會發(fā)現大街上也常有孕婦出現。
事實是,什么都沒變,只是心理因素影響了你的判斷和決策。
職場上,吹毛求疵的上級、拉幫結派的同事、推諉甩鍋的流程,這些讓你無比糟心的爛人破事,看似是環(huán)境問題。
歸根結底,還是人性陰暗面在制度縫隙中野蠻生長的結果。
所以,別再把鍋甩給環(huán)境。真正有毒的,永遠是縱容惡行的決策者,是傳播負能量的某個人,而不是墻上掛著的制度和工位上的電腦。
02 不被爛人影響,你才能更快成長
你一定聽過尼采的這句名言:“當你凝視深淵,深淵也在凝視著你。”
就像你吐槽想改變環(huán)境,爛人們卻只想著怎么把你拉下水。與其指望改變他們思維,不如把精力用來提升自己。
有人說,要想在職場混得好,最簡單高效的辦法就是:模仿曾國藩。
初入翰林院,曾國藩遭遇同時集體排擠,讓他寫下感慨:
“人我之際,須看得平;功名之際,須看得淡。”
認清現實后,他沒有選擇逃離,只是專注做事,修身養(yǎng)性,謹言慎行。
久而久之,同事們發(fā)現對他的攻擊毫無作用,反而更襯托他出類拔萃,便逐漸放下戒備,轉而尊重和認可。
童話里,惡龍抓走公主的劇情很俗套,但屠龍少年最終變成惡龍的故事,卻值得我們警醒:
職場上,身邊爛人扎堆時,最重要的不是戰(zhàn)勝他們,是避免成為下一個他們。當你擁有遠高于他們的實力后,他們會自動俯首稱臣。
03 殺不死你的,都將讓你愈發(fā)強大
我國有位僧人在作品《次第花開》中寫道:
“人生除了生死,余者皆是擦傷。”
尼采也曾說:“凡殺不死你的,終將讓你更強大。”
世界上沒人甘愿經受苦難,但生活卻總是在給你創(chuàng)傷。
別氣餒,這些傷疤,在你成功后,都將化作一枚閃亮的勛章。
記得第一次文章閱讀量過千后,我被限流了1個月;第一次文章閱讀量超10萬,又被限流了1個月。
當我無緣無故第三次看到被限流的提示,而那些明目張膽違反規(guī)則的人卻逍遙自在時,終于忍不住質問官方:“憑什么?”
客服不語,只是復制粘貼標準話術,空洞且無力。
冷靜下來復盤很久,我仍然沒找到答案,只琢磨出個道理:
很多時候,負面經歷會強化人對公正的渴望,進而強化自己,直到擁有改變環(huán)境的能力。
寫在最后
上海宛平南路600號有位專家指出:
“改變有毒環(huán)境,才能根治時代心病。”
我覺得,改變環(huán)境的起點,就是拒絕成為毒性的載體。
愿你我都能在有毒的環(huán)境中,做開窗換氣的那個人。
共勉~
感謝你讀到這里,想必我的文字讓你有所感觸。
歡迎你點個關注,讓老白有機會見證你的進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