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有產業、稅收,荔農有工作、有錢賺,食客贊不絕口,這就是廣東了不起的甜蜜事業。
作者:今綸
昨天是“6·6給‘荔’節——廣東荔枝全球品鮮嘉年華”在廣州海心沙舉行的日子,我也在現場,和很多朋友一起品嘗荔枝,還“偶遇”裝扮成蘇東坡的達人,我在現場掂量了一下重達50克的“仙桃荔”,還從機器人身上拿走幾顆荔枝,一口咬下去,果然清甜爆汁……
荔枝之于經濟大省廣東,到底是一種什么樣的存在?廣東農業在中國的農業版圖上到底是一個什么地位?
我們邊吃荔枝邊聊吧。
01 荔枝產業帶動180萬荔農實現增收
廣東荔枝據不完全統計有200多個品種,因為篇幅所限,我們只能列出一些名字,比如:
三月紅 、白糖罌 、妃子笑、黑葉、淮枝、糯米糍、桂味、掛綠、白蠟、玉荷包、仙進奉、錢崗糯米糍、流溪桂味、井崗紅糯 ……看著名字都快流口水了吧。
實際上,如果你和我一樣在嘉年華現場走一圈就知道,廣東每一個地級市幾乎都產荔枝,衍生品更是多到難以計數,比如,很多人都想象不到還有荔枝醋。
至于說到廣東荔枝最出名的地方,大家公認的是茂名,因為茂名是 “世界荔枝之鄉”,其荔枝種植面積和年產量在全國均居首位,高州、電白、化州等地是茂名荔枝的主要產地。
然后就是增城,增城掛綠是增城荔枝的代表,其外殼并非全紅,而是帶著一條清晰流暢的 “綠色腰帶”,果肉厚、脆、爽,清甜中帶著特別的蜜香,汁水飽滿卻不沾手,曾拍出單顆 55.5 萬元的天價。
后面還可以數得上的有從化,從化是廣東省最大的荔枝產區之一。從化錢崗糯米糍果肉雪白如糯米糍,甜到齁嗓子,2009 年還拿了國家地理標志;流溪桂味帶桂花香,果殼帶墨綠斑點,色香味俱佳。
當然,陽江的妃子笑等早熟品種表現也十分出色,其果實青紅相間,皮薄肉厚,口感清甜。
東莞荔枝以糯米糍和桂味最為出名。
所以說,廣東是一個甜蜜的省份,廣東的荔農干的是一份甜蜜的事業。
▲圖源:廣東發布
但這個甜蜜,不僅僅是因為荔枝本身的香甜,還因為荔枝事業帶來的市場價值和榮耀感。
2025年廣東荔枝的年產量預計超過150萬噸,比2024年增加三成左右。
廣東作為全球最大的荔枝產區,其種植面積常年穩定在400萬畝左右,種植面積和產量均超過全國一半、全球的三分之一。
廣東荔枝產業不僅在產量上占據優勢,還帶動了多個相關產業的發展。
首先是深加工產業,廣東荔枝深加工產品是很豐富的,包括荔枝干、荔枝酒、荔枝醋等。我在現場就品嘗了某荔枝醋,是相當不錯的獨特味道。
旅游產業也因荔枝有了不同的格調與品味,這也是廣東特色,值得繼續探索:比如荔枝采摘旅游已經成為熱門活動。廣東多個荔枝產區如惠州惠東縣、廣州從化區等,都舉辦了荔枝采摘旅游路線發布等活動。
電商平臺在發力,廣東的物流本來就發達,多個平臺的總部或者華南總部就在廣東,現在這些平臺也被調動了起來,這是一個顯著的趨勢。比如,京東發起的助銷行動顯著提升了廣東荔枝的銷售額,截至6月5日,廣東荔枝在京東的成交額同比增長超560%。
廣東荔枝產業的文化味很濃,確實有高人介入,如拍賣古荔枝樹的采摘權、推出“荔枝盲盒”和節日主題定制等新模式,這些活動不僅增加了荔枝的銷售,還提升了荔枝的品牌影響力。
比如,從2022年起,茂名探索開創了定制荔枝樹、荔枝卡、高端年份荔等銷售新模式。今年,又深化開發了盲盒定制和節日場景定制模式。公開數據顯示,截至5月16日,茂名荔枝定制約7.81萬單,重量647.4萬公斤,金額1.3億元。
▲茂名定制荔枝樹
據《南方日報》去年5月的報道:2023年廣東省荔枝一產產值首度突破160億元,省外市場份額占比約50%,出口量位居全國第一。廣東荔枝產業帶動產區180萬荔農實現增收。
動不動就是過億,這是荔枝還是印鈔機?
地方有產業、稅收,荔農有工作、有錢賺,食客贊不絕口,這就是廣東了不起的甜蜜事業。
02 廣東農業“兩型三多”
不過,我們還想深度思考一下:廣東農業的特點是什么?到底在全國處于一個什么樣的位置?沒想到,這一思考打開了新的知識寶庫。
我對廣東農業的總結是“兩型三多”:外向型、科技型、水果多、水產多、掙錢多。
說廣東農業是外向型絕對是實至名歸的,這和廣東的經濟形態也很搭:
根據海關總署廣東分署的統計數據,2024年廣東農產品進出口規模超過了3000億元,全國第一穩穩的。
廣東是科技大省,農業的科技推動力十足:2025年廣東省政府工作報告顯示,2024年廣東創建一批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國家優勢特色產業集群,累計培育123個“粵字號”農業區域公用品牌,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超過73%。
2024年,廣東主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達98%以上。
作為中國水產第一大省,廣東水產種業2024年育成水產新品種40個,占全國14%。在國家最新公布的23個水產新品種中,廣東占7席。
廣東一些科技企業進一步升級農用無人機技術,將數字智能、遙感信息、傳感器等應用于生產基地,大幅提升農業生產效率和效益。目前水稻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80%以上。2024年1月至7月,廣東省內農用無人機作業超2062萬畝次。
廣東還在大力發展智慧農業,建設農業人工智能裝備研究中心,打造10個粵港澳大灣區無人農場。
▲帶北斗衛星天線(紅圈處)的無人農機
這些信息都是很多非農業領域的人士不知道的,但已經在廣東實實在在發生了,“云上種田”正在廣東實現。
至于水果方面,廣東的荔枝、龍眼、香蕉等熱帶亞熱帶水果產量居全國之首。
還有,廣東的水產業非常發達:
事實也是如此,廣東是全國海岸線最長的大省,海洋資源豐富。
2024年,廣東新增2個國家級沿海漁港經濟區,深水網箱養殖水體總量、水產品總產量、水產種苗產量及海水魚養殖量均居全國首位。
我數了一下,這是“四個第一”。
▲廣東現代化海洋牧場
從農業的基本面來看:
2024年廣東省第一產業增加值為 5837.03 億元,位居全國第5位,前四位分別為山東、河南、四川、湖南,廣東算不算農業大省?大家自己思考。
不僅如此,2024年廣東省農林牧漁業總產值達 9701.21 億元,且同比增長 3.8%;糧食面積、單產、總產量實現“三增”,總產量達到 2006 年以來歷史高位;水果種植方面,荔枝、菠蘿、香蕉、龍眼種植面積和產量均居全國首位。
數一數,又是好多個第一。
我們都知道廣東的荔枝暢銷全球,但是透過荔枝看廣東,透過荔枝看廣東農業,我們才發現:
一顆荔枝背后是經濟大省的農業榮耀,廣東不但制造業強,科技強,農業也很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