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進衛生健康事業從“以治病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為中心”轉變,黃浦區加強區級健康科普專家庫建設,建立了由29個學科的專家組成的強大科普團隊。近日,由黃浦區衛生健康委員會、黃浦區健康促進委員會辦公室主辦,黃浦區健康促進中心承辦,黃浦區融媒體中心協辦的“科普引領,醫路向前”系列科普欄目,將專業的醫學知識轉化為通俗易懂的科普內容,讓老百姓聽得懂、學得會、記得住。
炎炎夏日,各類水果紛紛上市,香甜多汁的它們成了消暑解渴的絕佳選擇。但如果食用不當,不僅嘗不到甜頭,還可能讓身體“鬧脾氣”。上海市黃浦區南京東路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務科主管藥師、營養師孫佳妮今天來與大家聊聊夏季吃水果的那些“門道”,幫你吃得健康又舒心~
一、水果的選擇
夏季水果大多寒涼,像西瓜、梨、柚子、獼猴桃、火龍果等,適合體質偏熱、容易上火的人。但脾胃虛寒、經常腹瀉的人就別貪嘴了,尤其是冰鎮的,很容易引發腹痛。
而荔枝、龍眼、芒果、榴梿等熱性水果,吃多了容易上火,出現口干舌燥、口腔潰瘍等問題。像荔枝,每天吃別超過10顆,吃前喝點鹽水能緩解燥熱。
二、把握食用時間
很多人習慣飯后馬上吃水果,覺得能助消化。其實不然,這樣容易讓水果在胃里停留過久,引起腹脹、腹瀉等消化不良癥狀。正確的吃法是飯前一小時或飯后兩小時左右。飯前吃能增加飽腹感,減少正餐食量;兩餐之間吃,能及時補充能量。比如上午十點或下午三四點,吃一把葡萄或一個蘋果,都是不錯的選擇。
剛從冰箱拿出來的水果也別急著吃,低溫會刺激腸胃,放10~15分鐘,等溫度稍微回升再吃,老人、小孩和腸胃弱的人尤其要注意。
三、控制食用量
雖然水果營養豐富,但也不能過量食用。水果中含有較多的糖分,攝入過多會導致血糖升高,還可能引起肥胖。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成年人每天水果的攝入量應控制在200~350克,大概就是一個中等大小的蘋果或兩三個桃子。像荔枝、龍眼這類含糖量較高的水果,更要適量食用,以免上火或引發其他不適。
四、水果搭配禁忌
夏季吃水果,搭配不當易出問題。水果與水果間,香蕉富含鎂,西瓜含水量高,二者大量同食,可能讓血液鎂濃度過高,影響心血管;橘子果酸會使牛奶蛋白凝結,造成消化不良。
服藥期間更要注意,柚子會干擾降壓、降脂等藥物代謝,可能引發嚴重后果,建議服藥前后2小時內別吃水果。
此外,剛吃完荔枝、葡萄等高糖水果別喝酒,果糖會干擾酒精代謝,加重肝臟負擔,還可能誘發低血糖,酒與水果食用間隔最好超過2小時。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項
糖尿病患者要謹慎選擇水果,盡量選擇低升糖指數(GI)的水果,如柚子、蘋果、藍莓等,并嚴格控制食用量,同時監測血糖變化;腸胃功能較弱的人,應避免食用過涼的水果;過敏體質人群,在食用芒果、菠蘿等易過敏水果前,最好先少量嘗試,觀察有無過敏反應。
夏日的甜蜜饋贈,藏在一口口多汁的水果里!但想要解鎖水果的美味與健康,還需掌握這些“吃果秘籍”。根據體質選、看準時間吃、把控食用量,避開搭配雷區……無論你是偏愛清爽西瓜,還是鐘情甜蜜荔枝,希望這份指南都能助你在炎炎夏日,吃出暢快,吃出健康。
記者 / 邵林峰 瞿煌俊 張樂熙(實習)
編輯 / 孫沖 王云嘉(實習)
制圖 / 蔡嵩麟
視頻 / 區健康促進中心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黃浦官方微信
黃/浦/進/行/時
1.
2.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