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驚!”“速看,馬上刪!”“他竟這樣對她……”當這樣的字眼在指尖滑動時,你曾多少次被勾動心弦點開推送,卻發現內容與標題的驚悚程度相去甚遠?一種帶著點惱怒的“被騙”感油然而生。這便是標題黨——以高度吸睛、甚至誤導性的標題作為誘餌,只為引你點擊那篇新媒體推文。
我們習慣于指責標題黨帶來的閱讀體驗損耗。是的,它消耗信任,制造失望。長此以往,讀者對內容的敬畏之心將逐漸淡薄,公眾號的品牌價值也會被侵蝕。當每一次點擊都如同一次微小的信任透支,公眾號苦心經營的公信力便會如沙塔般悄然崩塌。
然而,在道德審判之前,我們是否該先看看公號小編身前與背后的深淵?讀者須知,公號小編絕非生來便熱衷此道。廣告主對點擊率的執念猶如緊箍咒,算法推薦機制更是為流量焦慮火上澆油——數據不佳,內容便沉入信息海洋無聲無息。流量,是空氣,是水,是活下去的氧氣。對于小號或日常并無甚“收入”的專業公號來說,一直靠愛發電總會有疲憊的時候,偶爾接個廣告發個軟文,雖然只是碎銀幾兩,不過聊勝于無,勉強可以給日常辛苦的公號小編暫時改善一下伙食。
然而,想接到廣告哪有那么容易。
廣告主對點擊率的嚴苛要求,如同懸在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若達不到“60%閱讀率”之類的指標,結算款便可能大幅縮水甚至化為泡影。公號小編并非天生嗜好制造噱頭,但當“標題不驚人死不休”成為冰冷的生存法則,當“不轉不是XX人”的荒誕邏輯被奉為圭臬,他們被推上了一條狹窄的鋼絲。
現實是,日??繍郯l電的公號小編其實是站在讀者與廣告主之間,承受著雙重的擠壓。而標題黨,不過是流量焦慮時代的無奈副產。
因此,當看到某些熟悉的公眾號也偶爾使用略顯夸張的標題推送廣告時,讀者不妨多一份切身體察之理解。這并非為其開脫,而是穿透表象去理解其背后那份沉重的“愛之負擔”(畢竟,自然人類型公號的小編并沒有人發工資,純粹是靠熱愛在堅持)。真正的癥結,遠非公號小編的個體道德所能承載——是流量至上邏輯的驅動,是廣告主對數據的單一崇拜,是平臺算法對“抓人眼球”內容的偏愛,共同編織了這張困住了無數內容生產者的無形之網。
面對標題黨,動輒取關固然痛快,但這不過是情緒化的宣泄,無法撼動深層結構分毫。讀者與公眾號小編之間,本不該是一場零和博弈。真正有意義的行動,是更理性地審視每一次點擊背后的復雜生態。對偶爾為之的標題黨廣告推文,不妨抱有一份基于理解的不苛責的寬容。
更重要的,是推動環境的改善:公眾號小編需在生存壓力下重拾對內容尊嚴的敬畏;廣告主應當從唯點擊率的迷思中覺醒;平臺算法則需給予優質內容更多被看見的機會——讓優質內容的生產者不必靠被迫接單發軟廣才能掙得碎銀幾兩,讓真誠的努力不被數據洪流所淹沒。
在這個喧囂的數字叢林里,理解是稀缺的奢侈品。當我們指責公號小編標題黨時,不妨多問一句:誰在焦慮?誰在受傷?誰在求生?
真正的讀者力量,并非在于情緒化的取關,而在于對復雜現實的理解與對良性生態的推動。別讓“取消關注”成為我們唯一的選擇。對偶爾迷失于標題洪流中的公號小編,請多一分設身處地的理解,少一分居高臨下的道德審判。
寬容不是縱容,而是一種推動環境向善的智慧力量。當讀者與公號小編之間不再是對立的零和游戲,內容生態的曙光或許才會真正顯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