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個坑,狗鞭N久之前就已經把這套東西寄給我了,后來就一直被我埋在一堆快遞底下,他也不催我、我也沒注意,翻出來的時候已經隔了好幾個月了,雖然已經過了他們的推廣期,但聽完之后覺得聲音還是相當不錯、至少說算得上是有趣的,簡單來和大家分享一下。
SW500H是一款售價僅有400元的一圈四鐵耳機,而且還不是400大幾,我目前能搜到的價格在400出頭,用一些疊券的手段做到3XX也不是沒可能,從配置和定價來說誠意還是很足的,但缺點也很直觀,這個塞子的整體設計、做工、包括整體把玩起來的質感都比較平庸,最大的亮點可能是這個胡桃木調音導管,之前他們便宜的產品上也有用過,但據說良品率低、售后率高,加工難度應該很大。聲音層面,這個胡桃木導管是由實木整個切割加工的,沒有填充其它材料,官方表示能夠增強人聲細膩度、減少動鐵帶來的高頻毛刺感,這個可能和它本身的氣孔所帶來的密度特性有關系。
原配線為0.78可換插針的單晶銅鍍銀,未標配平衡插頭、也沒有提供加錢升級的選項,但標配了一個C口轉接頭,官方沒有對其做什么介紹,應該就是一個讓耳塞接收前端設備機內模擬信號的轉接設備,聲音質量會隨著輸出信號的質量所改變,你可以理解為接什么設備就能用上什么設備的解碼,沒有辦法獨立評價這個設備的聲音,但既然送了就別嫌棄,實用性還是很高的。
我們熟悉的大部分圈鐵耳塞,動鐵的位置往往會放在動圈的前方、靠近導管的位置,甚至把高音單元就放在導管里、然后做個開放式導管處理之類的,Campfire當年的仙女座就是這種處理方式。這種結構中的動鐵和動圈可以理解為是一個“類同軸”的設計,動鐵單元組會放在近似動圈單元中心的位置,但SW500H的動鐵部分和動圈是平行排布,官方宣稱這個方式會更加流暢自然,但從結構來說動鐵部分的衰減會更多一些,我感覺SW500H這個型號其實是弱化了動鐵能量感的,尤其是在高頻部分,大聲壓的時候能夠保持動圈那樣自然的聲音穿透力、比較舒展,但聲音還是能夠聽出一定的極高頻亮度和輕微突出的解析感。
雖然在400檔位給你用全進口的動鐵單元并不現實,但稍微碰過一些研發或者DIY的燒友們應該知道,國產動鐵單元和進口早就不存在什么素質層面的差距、甚至部分型號的生產工藝與聲學表現超越了老型號,這里不是無腦吹國產單元多厲害,而是聲揚婁氏兩個大廠這些年確實沒有帶來什么實質性的新品更替,很多時候“定制單元”只不過是打個標而已,但我個人是比較偏愛聲揚家的全頻以及中頻單元的,音色確實更有優勢。但這并不代表SW500H的素質和那些同價位的動圈競品相比有多屌炸天,相反,它的“素質感”并不算突出,音色層面在全頻段都是足夠寬松的,不知道是動圈的分頻點做的比較高、衰減偏晚,還是說胡桃木導管帶來了這樣的音色特性。低頻方面,SW500H表現的偏沉、砸的很深,并不會太在意回彈速度以及所謂的活潑感,極低頻給的很充分、有足夠的殘響修飾,人聲部分的氣聲非常好聽、有比較明顯的顆粒感,像薛之謙、徐佳瑩都挺毒的,包括近期綜藝上的某“超絕薄荷音”居然都能比平時好聽點兒,人聲是非常鮮活的走向,音色有一定的亮度、但氣息綿密且上揚,基本上歌者本身的音色辨識度越高、SW500H發揮的會越好,這是目前我聽過的低價位耳塞里人聲調音最接近歌德GR10的一副,人聲的喉音、氣息、顆粒感給的細節給的很足,是比較抓耳、有明顯音染的路線,男女聲沒有什么偏向性,聽感上完全不會覺得無聊。
高頻器樂方面,SW500H有質感、但欠缺一些厚度和框架的支撐,和它四個動鐵所帶來的預期是不符合的,音色美感要大于“感官刺激”,高頻張力不算強、但亮度夠高,密度不高、但是器樂回放又是相對準確和鮮活的,一些比較難以還原的木管樂、豎琴,反而是SW500H的強項,但是管樂的群奏、包括動態偏大的鋼協,SW500H會顯得稍疲軟、也不夠厚重。總體而言,這是一個高頻器樂質感好、但器樂素質并不突出的一個泛流行走向的塞子。
SW500這個尾巴其實是有些方面是完全不在預期內的,畢竟聲音記憶不是個做前端的牌子,我原本以為就是隨便找了個方案商拿了個公版方案、玩個空調的噱頭就完事兒了(空調外觀需要用包裝內附贈的貼紙自行貼上去,不過我手殘,貼的歪七歪八的),但沒想到機身居然是CNC鎂合金的外殼,拿在手里頗有質感,按鍵的部分也非常緊實、觸發需要一定的力道。帶雙晶振、帶主動散熱與獨立的屏蔽,官方隱去了DAC的型號,但從130dB的信噪比與PCM384/DSD256的規格來看應該是CS家的431XX系列,而SA500并沒有用內置的H類放大器,而是做了一個獨立的數字放大器,具體是什么規格未知。“數字放大器”本身是一個比較模糊的說法,具體到底是普通的“運算放大器”(俗稱運放 OP-AMP)給說成了“數字放大器”,還是說用了數字類功放、D類功放,這里就不去深究了(其實是因為我在寫的時候找狗鞭問了,這個b玩意沒給我回消息)。
聲音記憶應該是知道這年頭小尾巴很難再卷的動,所以從聲音上來說,他們走的是比較重的模擬味路線,官方的口徑是“真空管放大器”的音色,其實從聲音角度來說,它的那種結像圓潤度、高頻平滑度、人聲的暖色與飽滿感確實是很有膽機那味兒的,但應該是解碼和時鐘部分的優秀底子,讓它并沒有呈現出低端膽機那樣的涂抹感、以及疲軟的動態(也算是廢話了,畢竟這不是真電子管),素質上你還是能夠聽出同價位很多431XX公版方案的那種清晰度與高頻信息量,但它橫向聲場做的比較小、高頻的存在感也不算高,有比較強的柔化痕跡,換來的就是更為懟臉的人聲位置、更加豐滿的結像形體,聲場是那種填充的比較滿的、而非開闊+精致結像的那種路子,配SW500H的時候,嚴格意義上來說并不算是一個傳統印象中的“互補”,而是強化了SW500H上好聽的人聲質感、愈發的“模擬”,血盆大口下是依然清晰的高頻器樂與足夠的層次,對于純Vocal選手來說其實是非常好聽的組合,但聲場也會有一定的蜷縮感。
搭配層面上,我比較傾向于拿SA500去配一些本身比較數碼聲、結像偏精致類的耳塞,能夠比較好地撫平毛刺、減少高頻壓迫感和數碼味,雖然說賬面上標出來的功率很大,但在搭配比較高階的混合單元、尤其是帶靜電的單元時,兩端延展可能會不太容易出來,這會進一步導致聲音偏中頻、聲場不開闊,所以搭配方向其實還是很明顯的,我個人覺得它拿來搭配一些動圈塞子去補密度、補人聲,或者搭配一些平板單元來補寬松度都是合適的,一些純動鐵類的塞子吃聲場和兩端有些明顯,但如果是結構相對簡單的動圈、平板,它把音量稍微開大點,聲音至少還是舒展的、人聲是有一定暖聲模擬味的毒性的。搭配到底是互補、還是加強長板,我之前經常會提到這個話題,我的答案就是沒有正確答案、怎么搭都對,自己喜歡的就是合適的。
SA500的售價同樣是400出頭,和SW500H基本相當,二者雖然是一起寄給我的、但本質上并不算是什么官方西裝,但你要說搭起來好不好聽嘛,從偏人聲的流行角度來說是非常合適的、我也推薦這個組合,二者各自都算是自己領域里的那種韻味派選手,在現階段的便攜市場里,我覺得都是有趣的選手。
想進一步咨詢或者交流音頻相關內容,可以掃一掃添加我的個人微信,也可以手動搜索我的名字縮寫“lilingjiaqi”,我會盡力為你解答。
微信燒友交流群“+7耳聾病患群”,歡迎大家的加入,可以添加我個人微信私聊獲取入群途徑,加好友時請備注“燒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