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法國香檳酒行業委員會發布2024年香檳酒在全球及中國的銷售數據。其中,法國香檳對中國大陸出口量130萬瓶,同比下降1.8%,但其低補糖量香檳出貨量卻增長了42%。
低補糖量香檳指的是在香檳釀造過程中,最終補糖(Dosage)階段添加的糖分較少的香檳。通常由Brut Nature(自然極干、補糖量 ≤ 3克/升)、Extra Brut(超天然干型,補糖量范圍為 0–6克/升)組成。
這是否意味著看似低迷的香檳市場正在發生一些變化?WBO葡萄酒商業觀察展開了調查。
01
低補糖量香檳在中國大陸市場出貨量逆勢增長42%
根據其數據顯示,2024年法國香檳出口總量為1.534億瓶,同比下降9.2%。包括中國大陸、中國香港和中國臺灣地區在內的的大中華區香檳酒總出貨量為340萬瓶,同比下降16.9%,位列香檳酒全球銷量的第七位。
法國香檳對大中華區三地2024年香檳出貨量均不及上年,其中中國大陸出口量130萬瓶,同比下降1.8%。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低補糖香檳卻展現出強勁需求,中國大陸市場表現最為顯著。該品類在中國大陸市場取得42%的顯著增長,出貨量達11萬瓶,明顯高于過去十年5.5萬瓶的年均水平。
據了解,低補糖量香檳這一概念與香檳的甜度分級直接相關。因為判斷香檳品質的過程中,口感的平衡非常重要。而香檳區接近釀酒葡萄種植的最北限度,酸度較高,溶解在酒液中的二氧化碳也會使酸度口感稍有增加,所以需要加入額外的糖來與之融合才能達到酸甜平衡。
有業內人士指出,在風味上低補糖量香檳更顯干冽,酸度鮮明突出,口感清新銳利;風土特征更為顯著,較低的糖分更能彰顯葡萄園的礦物氣息與果實特質。這類風格常見于追求“純凈表達”的小農香檳或推崇天然風格的酒莊。
從市場端來看,漢凱菲斯奈特集團中國品牌代表顧育平告訴WBO:“我們做香檳的,所以我知道,所謂‘低補糖’其實指的就是干型香檳,通常是年份香檳這類高級別的產品。在中國市場,貴的香檳確實賣得比便宜的更好。我這邊的情況也是,高價香檳的銷售表現更好,便宜的反而賣不動。同樣道理,那些完全不添糖的香檳也屬于高端貴價系列,因為只有高級別的香檳才會追求純凈而不加糖,而普通香檳為了迎合年輕人的口味往往會加一點糖?!?/p>
為何低補糖量香檳在中國的出貨量在2024年會高于過去十年的平均水平?是否是消費趨勢的再度變化?
02
高端消費客群驅動,但趨勢形成還有待觀察
對于低補糖量香檳的逆勢增長,北京東科佳釀四海酒業負責人丁亞東認為,當下的健康意識理念是原因之一?!跋M者對低糖、低熱量產品的需求,使低補糖香檳因‘更健康’的定位受到關注。在此過程中,進口商通過品牌宣傳與消費者教育,極大助推了市場對低補糖品類的接受度?!?/p>
他補充到:“低補糖香檳確已成為全球主流趨勢。傳統香檳工藝中,補糖(Dosage)是調節酒體與酒精度的必要環節,而當前市場更傾向于降低補糖量?!?/p>
此外,顧育平也表示:“健康理念正在推動香檳品類在中國市場的發展,特別是干型香檳。愿意選擇干型香檳的通常是擁有一定收入基礎的人群,這類消費者往往也更加注重健康。而甜型香檳的消費群體雖然偏向年輕人,但這類年輕人的選擇通常更容易被價格更親民的其他小甜酒所替代?!?/p>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香檳整體價格較高,一方面,消費者日益關注健康,推動了低補糖量香檳尤其是干型香檳的流行;另一方面,原甜型香檳的消費者又因消費降級,更傾向于選擇價位更低的甜型起泡酒作為替代。這兩方面因素共同導致了甜型香檳市場份額的下跌。
浙江葡萄酒進口商陳勉認為,一些社交平臺對低補糖香檳概念的推薦,讓更多消費者了解到低補糖量香檳,或許對銷量有一定的帶動。
但他也認為,低補糖量香檳所謂增長,也是由于整體占比極小,增長一點看起來也很多。而且11萬瓶低補糖出貨量雖翻倍增長,在130萬瓶總量中占比仍不足10%。
“健康理念和社交平臺的推動有一定的因素,但是我認為目前這個品類與消費端還沒有產生直接的聯系?!币晃凰拇ǖ钠咸丫粕虖埥硎荆骸跋銠壴谥袊詫傩”娛袌?。消費者選擇實際由進口商主導,進口商引進何種產品,市場即流通何種產品。因此,中國消費者對低補糖的關注未必體現為自發需求,而是供應鏈選擇的結果。”
陳勉也同意張江的觀點,低補糖量香檳的出貨量增長或許是上游酒莊提供的產品所致,他認為:“氣候與補糖量一直有著密切的聯系。隨著氣候變暖,葡萄成熟度更高,酸度也變得相對柔和,從而減少了需要抵消酸度所需要添加的糖?!彼栽诰魄f生產該產品時,并不需要再加入更多的糖去平衡酸度。
此外,法國香檳區果農總工會主席馬克西姆·杜芭先生也曾對媒體表示,六十年前香檳是很甜的,都是在一餐中最后才喝的,現在的香檳沒那么甜,是餐前開胃時喝的。從這一點可以看到香檳生產商是緊跟消費者口味變化的?,F在消費者的確喜歡清新和更多果味的風格。
有業內人士則指出,進口商的核心關注點始終是品牌價值、產品賣點與價格競爭力。若低補糖產品無法滿足這些基礎商業要素,即使品質優異也不會被引進。多數中國進口商對葡萄酒專業知識,尤其香檳掌握有限,很難僅聚焦補糖量這類細分參數。而消費端對小眾品類的選擇更多是依靠市場提供什么,目前看來,還沒有真正形成新的消費趨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