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臨床接診中,經常遇到這樣的手抖患者:明明吃了各種止顫的藥,手抖卻還是時輕時重。同時還伴有畏寒肢冷、腰膝酸軟、精神疲倦、小便清長等癥狀。這是脾腎陽虛導致的筋脈失養。
為什么脾腎陽虛會引發震顫呢?中醫講“脾主運化,腎主藏精”。脾陽不足,運化失健,則氣血生化乏源;腎陽不足,溫煦失職,則筋骨失養。氣血不足,筋脈失于濡養,則易生風動,從而導致震顫。就好比樹木根基不穩,枝葉搖曳不止。想要平穩控制震顫,不能只盯著“風”,更要從根源入手,以溫補脾腎、益氣養血為主。
62歲的張女士,患特發性震顫5年,手抖逐漸加重,嚴重影響生活。嘗試過多種方法,效果都不理想。除了手抖,還經常感到腰膝酸軟、畏寒怕冷、精神疲倦、食欲不振、大便溏稀。舌質淡胖,苔白滑膩,脈象沉細無力。綜合辨證為脾腎陽虛、氣血不足。于是,給患者開方:黑順片、干姜、黨參、白術、炙甘草、熟地黃、山藥、枸杞子、杜仲、肉桂,黃芪,雞血藤等。
結果如何呢?
患者服用不到1個療程后復診,高興地說手抖的頻率和幅度都減輕了,腰腿比以前有勁了,食欲好轉,大便也逐漸成形。田大夫根據患者的情況適當調整劑量,讓她繼續服用。經過一段時間的調理,患者手抖基本消失,正常寫字、拿東西沒問題,生活質量顯著提高,精神狀態也煥然一新。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中醫講究辨證論治,一人一方。上述方子適用于脾腎陽虛型特發性震顫,若為其他證型,則需專業醫生另行處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