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汽車集團貴為全球銷量第二高的汽車巨頭,這兩年在造電動汽車這件事上的態度一百八十度大轉彎,從完全靠自研軟件和平臺架構,轉向了和造車新勢力合作,而且這一合作,就是身心全部交付。
2023年,大眾汽車在中國選擇了和小鵬汽車合作,利用這家新勢力的電子電氣架構來打造面對中國市場的新一代電動汽車,大眾以月費的方式支付這一合作,從中德國人嘗到了甜頭,不僅新車研發速度更快,也更符合中國市場的需求。
去年,大眾在中國以外的市場找到了另一個新勢力合作造車,這家新勢力就是美國的Rivian。和小鵬汽車很像,這家新勢力也曾被評為特斯拉最有力的競爭對手,也因為底子薄弱曾處于財務捉襟見肘的階段。
2024年,大眾官宣和Rivian展開軟件合作后,給這家美國新勢力提供了資金支持,總計高達50億美元。現在的最新消息是,未來大眾集團所有的電動汽車技術基礎,都來自Rivian,準確的說是Rivian新車R2的技術棧。
大眾集團幾年前為了實現“軟件定義汽車”,成立了自己的軟件公司Cariad,不過進展非常不順,Cariad給集團旗下各個汽車品牌提供軟件服務,非但沒有提升競爭力,還導致奧迪、保時捷等多款電動新車延期。
去年,由于無法滿足UN R155規定的軟件相關網絡安全要求,奧迪R2、奧迪TT(參數丨圖片)、保時捷718 Cayman、保時捷Boxster、保時捷Macan、大眾Transporter 6.1和大眾Up在歐洲停產。
一開始,外界認為大眾和Rivian合作,就是為了彌補自己的軟件平臺短板,不過Rivian的首席軟件官Wassym Bensaid接受雅虎財經采訪時透露,Rivian新車R2的平臺,實際上將成為未來大眾所有品牌電動汽車的數字大腦。
Wassym Bensaid透露,R2的模塊化平臺將成為未來每一款大眾旗下電動汽車的“秘密武器”,是的,他原話說的就是“可預見的所有全新的純電動車型”,也就是說合作成果絕不是一兩款車。
“R2平臺實際上將支撐大眾汽車集團所有未來的電動汽車產品,所以我們真正要引入的是模塊化、可擴展的技術棧,并且會在每一個品牌上展示出不同的特色”。
也就是說,除了大眾品牌,奧迪、保時捷、蘭博基尼、斯柯達、西雅特等品牌的純電動車,未來都會以R2技術棧為底層架構,并且會根據各品牌自己的特色,打造不同的UI、外觀、性能體驗和懸架調校,但車輛的內在核心會基于相同的技術和軟件架構進行優化。
大眾和Rivian合作成果的落地將從大眾品牌ID. Every1開始,這款經濟型小車上市后會有正式名稱。
雖然德國人一直給人古板固執的印象,但是不得不說,大眾集團能發展成全球數一數二的汽車集團,還是非常與時俱進的,而且不會拘泥于“和新勢力合作會不會丟掉靈魂”這種論調。
相比被軟件拖后腿,利用新勢力的技術棧加快智能電動汽車的落地速度,更實際一些。這方面,大眾集團應該是傳統汽車巨頭里,心思最靈活的一家了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