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居委會將按期收回店面,重新規劃,希望你盡快搬出!”
“要我搬遷,也不考慮我這家店庫存這么多,一下子搬遷怎么可能?”
多年老店一朝被收回,店主拒遷矛盾難解?近日,廈門市集美區人民法院積極融入集美區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運用“坐標軸系”立體化調解模式確定最適解紛資源、最優解紛方式,成功化解涉民生糾紛。
尋找最優解紛資源
2025年5月,集美區人民法院收到一起租賃合同糾紛案件。
老陳承租了集美區某居委會名下的店面做食雜店,每天進貨出貨,日子過得簡單充實。2024年下半年,居委會經過商討決定,其名下的店面到期后不再續租。租約到期前幾個月,居委會到店面對承租人開展數次搬遷動員,大部分租客已在租約到期后搬走,只剩下老陳幾戶還沒搬離,居委會遂訴至法院。
立案后,集美區人民法院立案庭根據案件民生關聯度、矛盾對抗強度、爭議復雜性、屬地適配性等要素,建立調解評估維度坐標系,綜合考量該案民生性強,爭議較小且屬地關聯度高的特點,確定分流“象限”,通過“智慧集美”平臺,向集美區綜治中心申請專業力量進行調解。
集美區綜治中心接到申請后,根據法院提煉的案件要素,在勞動糾紛、涉征拆糾紛、道交糾紛等14個行業性、專業性功能調解室中匹配最優解紛資源,充分調動其龐大的解紛“朋友圈”優勢,通過與常駐單位區司法局建立的人民調解員解紛庫網,精準定位“坐標”,找到司法局入駐綜治中心的誠毅金牌調解室的調解員老黃。
鎖定最優解紛路徑
“老食雜店是我多年的營生,這附近的居民也都是我的老熟客,一下子要我搬走我怎么接受得了……”在綜治中心的誠毅金牌調解室,老陳向調解員老黃傾訴自己的煩惱。
對于調解老黃有自己獨特的“秘籍”,他一邊耐心傾聽,時不時點頭表示理解,手中的動作不停,轉眼一杯熱茶便放在了老陳面前。
“天大的事情也得先喝茶。老陳,咱們閩南獨愛鐵觀音,這第一泡茶,以前都要先洗茶,一是洗去火氣,二來存真,咱們慢慢來聊。”
在品茶過程中,老黃用閩南語和老陳拉家常,調解員的比喻讓老陳若有所思,慢慢敞開心扉,向調解員訴說自己的實際情況。
“不是我不搬,是我店里還有冷凍食品,找冷庫轉移需要時間,可居委會多次催促,沒有考慮到我的實際情況。”
了解到老陳并非拒絕搬遷,而是需要緩沖時間轉移冷凍食品,同時考慮到居委會希望盡快收回店面以規劃使用,調解員找到雙方利益“切點”,提出分期搬遷的調解方案,居委會減免老陳的逾期履行違約金,而老陳則盡快尋找冷庫地址,在6月初完成搬遷。
在調解員的主持下,老陳就租賃合同和居委會達成逐步搬遷協議,雙方攜著矛盾來,最后帶著和氣歸。
實現多元聯動調解
針對初步達成的調解協議,集美區人民法院駐中心調解團隊及時對接案件雙方當事人,將履行釋明、告知工作做實做細,同步跟蹤履行進度,確保調解協議履行到位。
糾紛化解了,老陳的臉上露出了如釋重負的笑容,居委會也開始著手規劃店面的用途和發展方向。
該案的示范化解,帶動同類兩案承租人自行搬遷,居委會當場撤回案件訴訟,實現了矛盾糾紛向類案治理延伸的良好效果。
“人民調解員發揮其地熟、人熟、事熟的優勢,法官及時提供調解指導,通過司法確認、跟蹤履行等方式,為當事人高效兌現權益提供了有力保障。”集美區人民法院駐綜治中心負責人介紹道。
以提煉要素初定解紛“象限”,精準匹配最優解紛資源,再到依據需求繪制“坐標軸系”,找到利益切點,最終集美區人民法院通過“坐標軸系”立體化調解模式,實現從化解矛盾的“局中人”到糾紛化解的“規劃者”的轉變。
集美區人民法院依托集美區綜治中心,培育吸納熟悉當地風土民情的基層力量參與解紛,根據綜治中心駐點部門的職能特點,明確物業、家事、交通等優先委托調解類型,立案審查期間安排專職人員快速篩選,對發現符合類型條件的簡單案件,及時立案并委托綜治中心先行調解。
來源:廈門市集美區人民法院
責編:趙淑琳
審核:方琮 高奇
■福州市閩清縣綜治中心:一扇門 萬般事 全閉環
■三明市三元區綜治中心:只進一扇門,數據來跑腿
■南平市建陽區綜治中心:理有處講、難有人幫,為民解紛“不打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