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云區社區教育中心2025年“春華杯·忠誠課堂”課程思政教學展示活動紀實
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強國必先強教,強教必先強師。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弘揚教育家精精神加強新時代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建設》《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精神,北京市密云區社區教育中心于2025年春季學期開展了以“一節好課進社區”為主題的“春華杯·忠誠課堂推進社區教育課程思政教學”活動。旨在通過深入社區聽課、調研市民多元需求,深入部門教研,集體備課多方磨課,凸顯社教特色、展示交流示范引領的教研形式,提升中青年教師隊伍教育教學能力,打造社區居民喜愛的活動課程,更好地滿足社區居民對美好文化生活的追求,做市民滿意的社區教育。
深入社區 調研需求
在黨支部書記、校長王萬霞帶領下,在教科研部的統籌協調下,依托社區教育部“檀州大講堂”“智慧家 家國情”“心動力社區心理健康教育”三個項目的“送教進社區”課程,學校各部門分組深度協作,組織教師走進鼓樓、果園、檀營等街鎮社區參加送教課程的現場聽課活動,通過沉浸式課堂觀摩、一對一訪談、隨機小組座談等方式調研居民對課程類型、課堂內容、教學形式等的需求特點,為部門教研備課磨課提供第一手研究資料。
集體備課 精心研磨
在深入調研基礎上,學校各業務部門圍繞“如何上好一節送教課”進行深入研討,教師們說項目、說課題、說目標、說學情、說思政、說過程、說方法,發揮集體智慧集中備課,確定推薦任課教師人選;邀請學校領導、教科研部同仁、教育教學業務豐富的老教師一起聽課,從學校宣傳、項目介紹、全民學習網推送與社區課程的融合,課程思政元素的融入,導入熱場、知識技能傳授方法、活動規則確立、激勵機制引入、主講助教配合等多環節、各項內容細節逐一研磨,潛心打造社區教育展示課。學校分管教科研部工作的許宏副主任,分管社區教育部的李毅副主任、教科研部馮寶蘭主任及劉果香老師全程參加活動。
教學展示 示范引領
經過多次集體研磨,由社區教育部推薦的徐雨欣老師和開大教學部推薦的黃海靜、朱躍辰三位教師進行了現場教學展示,展示活動由教科研部主任馮寶蘭主持。
文化傳承:巧編中國結,盛傳華夏情
徐雨欣老師以《巧編中國結,盛傳華夏情》為題,生動呈現了中國結從結繩記事到藝術符號的歷史演變,承載民族記憶中的中華文化深厚底蘊與審美智慧,不僅讓參與者通過編織體驗匠人精神的堅守,更深入挖掘了中國結背后的文化內涵,激發社區居民對傳統文化的認同與熱愛,引導居民以文化自信為根基,做具有傳統情懷與現代視野的中華文化傳承者。同時,將學校服務功能、項目建設、密云全民學習網推介等內容巧妙融入教學過程,為市民提供全方位的學習服務支持。
愛心陪伴:用理解澆灌親子關系
開大教學處的黃海靜老師以《用理解澆灌,以愛心陪伴》為主題,通過親子節目《超級育兒師》中的案例,剖析了親子關系中的常見問題及解決方法。課程以實際案例為線索,幫助家長學習如何構建和諧的親子關系,傳遞了“理解與陪伴”的教育理念,為社區家庭教育提供了實用指導。
親子共學:藝起玩水墨
朱躍辰老師的《親子共學一堂課——藝起玩水墨》則面向5-7歲的孩子及其家長,通過山水元素、墨色理論和技法實踐,建立了“以詩入畫”的創作思維。課程采用“家長構圖引導+孩子創意填充”的分工模式,強調“共同創作”而非“完成作品”,不僅培養了孩子的藝術興趣,也增進了親子互動,展現了社區教育的創新與實踐。
歷時三個月的社區教學研究展示活動,是密云區社區教育中心踐行教育家精神的一次生動實踐,特別體現了青年教師以社區課堂為陣地,將“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理想信念和“言為士則、行為世范”的道德情操,融入“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之中。
未來,學校將繼續秉承教育家精神引領,深度融入教師培養全過程,讓教育家精神成為全體教師的靈魂底色,為社區教育的高質量發展和教育強國建設貢獻堅實的密云力量。(供稿人:許宏 劉果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