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瘋狂開撕特朗普的大瓜,大家都吃到了吧?
最近,馬斯克不僅炮轟特朗普是豬腦子,他的大漂亮法案,只會讓美國走向破產;而且還痛批特朗普的個人作風問題,類似招嫖這樣的丑聞,也被抖了出來。
大家看完可能會有些恍惚,半年前還是親密戰友的兩人,怎么現在鬧成了這個樣子?
兩人撕逼的背后,又存在哪些博弈?
立國二百年的美利堅,是否真的氣數已盡?
點贊關注,讓我們開始!
一、美版呂不韋
一年前,特朗普為了爭奪總統寶座,跟哈里斯打得不可開交,由于準備充足,同時拉攏到了中間選民,哈里斯的民調一度大幅領先特朗普。比爾蓋茨等一眾科技精英也紛紛站臺哈里斯。
反觀特朗普這邊,只有一些年紀大的保守派選民支持他,要是這么搞下去,特朗普根本沒辦法贏下總統選舉。
這時,一直在暗中觀察的馬斯克,豪擲2億美金,高調站臺特朗普,并呼吁自己的年輕粉絲給特朗普投票。
有了馬斯克的站臺,不少中左翼選民也開始給特朗普投票,局勢瞬間逆轉,此后,特朗普的支持率一直領先哈里斯,最終贏下總統選舉。
馬斯克作為天使投資人,直接上任政府效率部部長,美國政府所有的人事任命和財政預算都要經他的手,可謂大權獨攬。
講到這里,不少熟悉中國歷史的朋友可能發現了,這不就是傳奇商人呂不韋的翻版嘛?
當時是戰國時期,秦國為了爭取趙國的信任,就把秦王的一個兒子送到趙國當人質。呂不韋就在趙國結識到了這位秦國王子,通過一系列運作,把他帶回了秦國,同時重金賄賂秦國王后,讓這位王子成功繼位。呂不韋本人也名正言順地成為了秦國的國相,權傾朝野。
之后的事情,兩個人就更像了。
馬斯克上任之后,一方面瘋狂裁員,空下來的缺,就讓自己人補上。
比如,以“削減低效”的名義解雇了17萬名聯邦雇員,同時像財政部助理部長、國防部采購顧問這些關鍵崗位統統安插自己的親信進去,近水樓臺先得月。
另一方面,一邊瘋狂砍預算,同時又把政府訂單轉到自己公司手里。本來采購的是藍色起源、洛克希德·馬丁的火箭,現在統統換成自家的獵鷹9號。
呂不韋當年也一樣,上任之后養了三千多的門客,然后再讓這些自己人,去地方擔任要職。
財政和人事兩手抓,后面會發生什么,大家也能猜到。
馬斯克和呂不韋都擺不清自己的位置,直接把領導晾在了一邊。無論是特朗普還是秦王嬴政,都對他們忍無可忍,一個被賜死,一個被解除職務,權力再度回歸到君主手里。
千百年來,類似的戲碼也在一遍又一遍地上演。
不過,馬斯克的黯然離場,真的只是權力斗爭失敗的結果嗎?
大家點個贊,我們接著往下說。
二、不同派系利益之爭
馬斯克和特朗普的合作,恐怕并不是簡單的兩個人“意氣相投”這么簡單。
首先,馬斯克在競選時加盟特朗普,本身就是利益交換的結果。
當時的民主黨還在對馬斯克商業帝國進行絞殺,清潔能源補貼沒有特斯拉的份兒,SpaceX遭遇反壟斷調查,X平臺因為政治不正確遭遇審查。
而特朗普答應馬斯克,只要自己上任,這些都將不再是問題,有了這些承諾,馬斯克才算是吃了一顆定心丸,通過向特朗普捐款,解禁特朗普的推特賬號,以及每天抽獎的形式,為特朗普搖旗吶喊。
據統計,短短三個月時間,特朗普在18-30歲群體中的支持率就從19%上升到28%,在高學歷人群中的支持率就從12%上升到24%,這顯然是受到了馬斯克站臺的影響。
然而,等到特朗普真的當上了總統,手下這些人論功行賞時,馬斯克就察覺到了不對勁。
特朗普的幕僚團隊里,除了自己,剩下的全是保守右翼,甚至還有極端的MAGA民粹派。兩派迅速就產生了矛盾。
馬斯克堅持,加大人才引進的力度,最好能引進50萬高科技移民,來滿足硅谷對高技術人才的需求。
而MAGA派針鋒相對,指責“馬斯克用印度碼農取代美國工人”,讓自己的同胞餓肚子,是一個徹頭徹底的美奸,應該推動《本土就業優先法》,外國佬休想來美國要飯。
一開始,特朗普還是盡量調和兩派矛盾,在中間努力和稀泥,比如我們剛剛說的人才引進問題,特朗普最后就下了個行政令,馬斯克自己的公司,想招多少老外都隨便,但全國的人才引進配額得壓縮,主打兩頭不得罪。
但是很快,矛盾就朝著不可調和的方向發展了,因為馬斯克開始干預人事和預算了。
馬斯克的政府效率部裁撤了17萬公務員,其中82%都屬于傳統右翼,特別是教育部、能源部、民航局這些,不僅裁員還砍了這些部門的預算,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
MAGA派迅速展開了反擊,五角大樓前腳剛取消雷神公司的導彈升級計劃,后腳就有一大波機構去國會游說,最終訂單又拿回來了。
像洛克希德·馬丁等軍工巨頭,直接把游說支出翻了三倍,一個季度就花掉了1.2億美元。
拿回本屬于自己的東西還只是個開始,MAGA們還要對馬斯克進行清算。
美國19個州的共和黨檢察長聯合發起對馬斯克的訴訟,特斯拉美國工廠被縱火,門店被打砸,股價大跳水,這些都是傳統右翼從不同方向對馬斯克發起的攻擊。
而壓死駱駝的最后兩根稻草,分別是對外加征關稅和對內減稅。
對于美國的科技企業來說,它們是不希望加征關稅的,因為只有設計是在國內完成的,其他的生產制造環節都是在國外完成的,造好了還得從組裝廠發回國內,加征關稅,就意味著國內消費者要掏高價來買,自己沒賺到一毛錢,品牌的名聲還可能變差。
而所謂的產業回流,對于高科技產業來說非常雞肋。
原因在于,國際產業分工呈現出微笑曲線,做上游設計的和下游增值服務的美國公司拿走了利潤的大頭,它們不想干的臟活累活扔給了別的國家做。
再怎么搞產業回流,你也很難指望美國人站到流水線上打螺絲,再說了,這還沒算成本呢?
拿蘋果來說,組裝這一環節,只賺了1.8%的利潤,而新機型的開發設計和蘋果應用商店這兩塊的收入,占到了全產業鏈利潤的六成以上。
而為了把加工制造環節搬回美國,蘋果要多付出一倍的成本。
綜合評估下來,美國科技企業是不太想加征關稅的。
反過來說,加征關稅利好的是美國的傳統產業,鋼鐵、能源、化工這些,本身是紅脖子們的鐵票倉,同時能吸納一部分就業。
更重要的是,一旦特朗普做出了這個決定,也就意味著他不再調和兩派的矛盾了,而是旗幟鮮明地站到了MAGA一邊,以馬斯克為代表的科技右翼被特朗普踢出了決策中樞。
于是特朗普更進一步,推出了《大漂亮法案》,對內減稅,增加政府赤字,算是全盤否定了馬斯克的改革計劃。
畢竟降本增效這種事,短期都是陣痛,長期的好處又跟自己的任期沒關系,何必給他人做嫁衣裳呢?
三、百足之蟲,死而不僵
由此,我們觸碰到了問題的關鍵,僵化的體制在自己殺死自己。
說個有意思的,如果哪條中國法律條文20年沒變過,那肯定會有一堆人罵官員懶政;而美國的一些法律200多年都沒怎么變過,還會有一堆人夸美國制度穩定、遙遙領先。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民眾持槍。
當年華盛頓帶領北美民兵打贏了獨立戰爭,于是民眾可以持槍被寫進了憲法里,算是一種政治正確。
可是現在,警察和軍隊高度職業化,民眾大規模持槍,只會造成“身懷利器,殺心自起”。
可能只是吵個架拌個嘴,隨手掏出槍就把對面的人崩了。對社會治安造成的破壞遠大于形式上的意義。
但是每次有議員提出控槍法案,大軍火商就會直接下場,用憲法捍衛民眾持槍權,背后什么心思,就不用多說了。
體制僵化,既得利益者盤根錯節,是當下美國任何改革都難以推進的重要原因。
說起來不可思議,美國政府每年都要在醫療保健上花幾萬億,但是美國還是世界上看病最貴的國家,相同的抗癌藥,在美國的售價能達到歐洲的4-8倍。
這里面養活了多少史密斯專員。
醫療保健再加上軍費就花掉了預算的一半,美國國防部更是連續7年沒能通過審計,光2024年就有幾千億不知道花到哪兒去了。
你要是不信邪,硬要去查,人家也準備了完備的應對方案。
先是買通一些議員,通過法案來封殺你。馬斯克前腳剛對軍工企業下手,后腳國會就把SpaceX剔除了供應鏈名單;
然后再讓官員刁難你。波音就操縱美國航天局,卡星艦的審批流程,一會缺這個材料,一會環評不達標,反復折騰你;
最后發動媒體抹黑你。畢竟馬斯克還在跟中國合作,罵他是美奸沒毛病吧?
這么一通折騰,無論是程序上,還是輿論上,馬斯克都會落入下風,改革只能不了了之。
當然,大家也別神話馬斯克。
我們前面也提到了,馬斯克一邊瘋狂裁員砍預算,另一邊又把自己人塞進關鍵崗位,還借著手里的權力,把政府訂單安排給了自家企業。碰上特斯拉股價大跌,就想著要回公司,政府這邊的事直接就撂下了。
你很難指望根正苗黑的資本家去背叛自己的階級,把公共事務放在自身利益之上。
這跟歷朝歷代都知道土地兼并會導致農民起義,但沒有一個朝代能解決土地兼并的原因是一樣的。
在朝堂上口口聲聲為民請命的大臣,哪個不是富甲一方的大地主,他們本身就是土地兼并的推動者。
對于他們來說,改革并不重要,從自己身上割肉那更不可能,這些問題只要不在自己任上暴雷就行,剩下的就相信后人智慧吧。
懂了這套邏輯,你才能看清馬斯克與特朗普撕逼的實質,無論是對內減稅還是大裁員,無非就是自己任上多撈點,權力不用,過期作廢。
至于美國的債務,能緩就緩,怎么緩呢?
上穩定幣。
讓數字貨幣跟美債1:1掛鉤,想發行穩定幣,你就得先買美債,有美元背書,大家也會慢慢認可穩定幣,這樣兩難自解。
最后我們做下總結。
馬斯克與特朗普的撕逼,看起來只是功臣與君主的權力之爭,背后更多的是不同派系之間的利益之爭,傳統右翼希望對外加征關稅,對內減稅來扶持本土制造業;科技右翼更傾向于降低關稅,本土賺大頭就行。
本身就已經僵化的體制,在兩派的斗爭中,更顯得搖搖欲墜,改革無望,于是大家的目標就變成了撈取更多的好處。
特朗普為自己家族減稅,馬斯克中飽私囊,這些無一不在提醒我們,曾經不可一世的美利堅,或許已經日薄西山了。
看到最后的朋友,柏年也為大家準備了一份福利。
面對波云詭譎的美國政壇,美股會受到什么影響?下半年會怎么走?中美關稅戰又會走向何方?
為了解答這些問題,柏年整理了一份報告,感興趣的朋友在主頁發送666領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