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E考到38分(滿分42)卻落榜港大,只因競爭太激烈。”一位廣州考生的遭遇,暴露出香港升 學體系的殘酷真相:在“分數至上”的DSE規則下,高分未必等于錄取。相較之下,星藤思塾香港預科正以“能力培養+資源傾斜”的雙輪驅動,重 塑內地生的升 學邏輯。
DSE困境:高分考生的“囚徒困境”
盡管DSE考試難度低于內地高考,但其“零和博弈”特征對內地生尤為不利:
● 內卷化競爭:考生需同時對抗本地生與國際生,2025年港八大非本地生錄取率降至6.7%;
● 評價體系差異:DSE通識教育注重批判性思維,內地考生需額外投入大量時間補習;
● 時間機會成本:兩年專注DSE備考,可能錯過其他升 學通道(如海外申請)。
數據揭示,超過30%的內地DSE考生蕞終流入民辦本科或復讀。
星藤思塾香港預科破 局:系統性化解升 學痛點
香港預科的本質是“教育資源的再分配”:
● 門檻平權:高考本科線+英語達標即可入學,消除DSE的“分數高墻”;
● 能力重 塑:通過學術寫作、數據分析等課程,補足內地教育短板;
● 資源前置:合作院校預留30%-50%名額給預科生,錄取概率大幅提升;
● 靈活出口:允許學生同步申請海外院校,構建“多保險”升 學矩陣。
多維對比:香港預科如何形成優勢閉環?
DSE:
● 優勢:成績全球認可,適合學術頂 尖學生;
● 劣勢:競爭白熱化,語言要求高,失利風險大。
香港預科:
● 優勢:低門檻入學、資源保障、能力提升、多出口;
● 劣勢:一年學費為28.8w,適合有一定經濟條件的學生。
時間成本與升 學質量的權衡
對于多數內地家庭而言,預科的“時間代價”換來的是更確定的名校錄取與更扎實的學術基礎。以浸會大學預科為例,2025屆畢業生中,75%進入QS前100院校,且GPA表現優于直錄學生。
星藤思塾香港預科是“教育投資”而非“時間浪費”,教育經濟學家分析指出,香港預科實際降低了整體升 學成本:避免DSE重考費用、縮短海外名校申請周期、提升就業競爭力。長遠來看,預科生的職場薪資水平比DSE直申學生高出12%。
行動指南:抓住香港預科申請的黃金窗口
當前正值2026學年預科報名期,家長需關注三大關鍵點:
1. 優先選擇與港十大合作的香港預科項目,比如星藤思塾;
2. 確認課程是否包含語言備考模塊;
3. 評估項目正規性、升 學率與導師資質。
現階段成績不理想的同學不用擔心,提前做好兩手規劃,同樣可以在升 學競爭中掌握主動權。不想讓孩子被卷出賽道,香港預科提供本科升 學新思路!
不看高考/語言成績,低分也能對接港校本科,現在上海、青島、大連、寧波校區還可報名,有意向抓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