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東野打長春和華野打濟南,一個沒打下一個打下來了。它們的共同點就是守軍過10萬的堅固設防的大城市。
這是什么概念呢?
1948年,毛澤東對于解放軍高級將領的打仗,提出要過“兩關”,一是一戰(zhàn)殲敵兩至三個兵團,一是一戰(zhàn)打下守敵過10萬的堅固設防的大城市。稱具備了這個兩個能力,即是“過關了”。
這兩場戰(zhàn)役都發(fā)生在1948年,但結果不同:長春起初沒有打下,到錦州戰(zhàn)役之后因為被圍困解放,而濟南則后來居上,被粟裕、許世友等人強攻拿下。
其實,兩軍面臨的對手差不多。
一、長春敵守將是鄭洞國,為黃埔一期生,是一員久經沙場的老將,在抗戰(zhàn)時率領遠征軍作戰(zhàn),作戰(zhàn)經驗豐富。濟南城的敵守將王耀武,為黃埔三期生,也是打過大仗、險仗的主兒,在抗戰(zhàn)中一直率領國軍第一王牌軍——74軍,被授軍中最高獎品——飛虎旗,甚至他比鄭洞國還戰(zhàn)術靈活、敢與拼殺。
二、敵城守軍都過10萬。
長春守軍為10萬,含中央軍新7軍、滇軍60軍等,內部派系對立嚴重,60軍長期受中央軍歧視。但是,都是正規(guī)軍。
濟南城守軍為11萬,主要是王耀武嫡系+保安部隊,還有吳化文地方部隊,索然各部之間也有矛盾,人數比長春守敵多。
三、都是堅固設防的城市。
長春的防御工事建國,抗戰(zhàn)時,日軍修筑了永備工事,國軍進駐后有加固了不少的堡壘群,易守難攻。
濟南也是堅固設防,在日軍時防御共識十分堅固,王耀武又經營多年,修筑了商埠、外城、內城三線防御體系,其堅固程度不亞于長春。兩城可謂是旗鼓相當。
四、援軍差異大。
這時長春在東北完全是孤城,敵沈陽援軍因解放區(qū)阻隔無法抵達,幾乎無外援。但是,濟南不一樣,濟南在山東是孤城,但四周又強大援軍,單單徐州就有三個兵團,即邱清泉、黃百韜、李彌兵團,此外,河南的敵援軍兵團亦可東進,隨時可增援。
從這些因素來看,打長春比濟南要容易。可是,為什么林總沒打下長春,粟裕許世友卻拿下了濟南呢?
陳冠任暢銷書《十大元帥:解放軍十大統(tǒng)帥鮮為人知的歷史》說:“1948年長春與濟南兩場戰(zhàn)役的不同結局,源于戰(zhàn)略選擇、戰(zhàn)場環(huán)境、守軍狀態(tài)及戰(zhàn)術執(zhí)行等多重因素的綜合作用。”為什么這么說呢?
主要是東野和華野在戰(zhàn)術上的差異。
1948年5月東野開始攻擊長春,但遭遇守軍頑強抵抗。在外圍戰(zhàn)中,東野主力雖控制大房身機場、殲敵6000余人,但自身傷亡2100余人,且未能突破核心防線。林總評估后認為強攻“消耗必大,且無絕對把握”,被迫中止強攻,改為“久困長圍”方針。
東野打不下長春?主要圍城打援戰(zhàn)術失效。
起初,東野的計劃是“圍城打援”,誘長春守軍出城野戰(zhàn)。但是敵守將鄭洞國識破了林總的意圖,拒絕派主力支援外圍據點,僅以小部隊反擊,導致東野未能實現殲敵于野外的目標。
還一個原因是攻堅經驗不足。東野缺乏大規(guī)模城市戰(zhàn)經驗,仍沿用“集中沖鋒”戰(zhàn)術,在堡壘群前傷亡陡增。后雖調整為“小組突擊”,但戰(zhàn)術磨合不足,效率有限。
而打濟南呢,粟裕和許世友采取了集中兵力,速戰(zhàn)速決的戰(zhàn)法。華野采取“攻城打援分工協(xié)作”策略,許世友率領14萬兵力主攻濟南,粟裕率18萬兵力阻擊徐州援軍。
在攻城上,猛將許世友采用強攻突破的戰(zhàn)術,以東、西集團“東西對進”鉗形突擊,5天掃清外圍,3天突破內城,總耗時僅8晝夜就一舉解放“固若金湯”的濟南城。在許世友犀利的攻勢之下,吳化文率2萬余人戰(zhàn)場起義,直接撕破了王耀武的西線防御,加速戰(zhàn)役進程。
《十大元帥:解放軍十大統(tǒng)帥鮮為人知的歷史》一書指出:“東野與華野在戰(zhàn)術執(zhí)行與指揮決策上也有差別,東野比較謹慎,四平戰(zhàn)役的慘重傷亡使林總對強攻大城市心存顧慮。長春工事堅固,東野火力占優(yōu)(重炮近700門),但缺乏速勝把握,最終選擇代價更小的圍困。但是,華野在攻堅攻城上十分果決,在戰(zhàn)斗發(fā)起后,許世友、粟裕集中炮兵火力猛攻關鍵節(jié)點(如茂嶺山、郵電大樓),并靈活調整主攻方向,特種兵縱隊將火炮推至前沿抵近射擊,突破效率顯著。濟南戰(zhàn)役中,華野以短時間攻堅成功驗證了城市戰(zhàn)能力。”
結果,東野在攻長春不克后,采取“圍困瓦解”模式,以最小傷亡解放重鎮(zhèn),但耗時5個月,且平民傷亡慘重,據統(tǒng)計達到12萬人(餓死)。華野打濟南,首開“攻克10萬重兵設防大城市”先例,證明解放軍具備了強攻堅城能力,直接動搖了國民黨“重點防御”戰(zhàn)略。毛主席評價說:“證明人民解放軍的攻堅能力已大大提高”,也證明粟裕和許世友在毛主席之前所說的“過關”上比東野的林總更快。
陳冠任著、中共黨史出版社出版的《十大元帥:解放軍十大統(tǒng)帥鮮為人知的歷史》一書對于這兩戰(zhàn)進行了精彩的比較,該書為該社的年度暢銷書,曾經名列中國軍事暢銷書熱賣榜第一名(如圖)。友情提示:該書已經出現盜版,請到正規(guī)書店購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