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保險市場出現了一批專門代理第三方退保的中介和個人,他們往往通過短視頻平臺,搜素引擎以及電話短信等渠道,向消費者推送“百分百全額退保,不成功不要錢”等信息。這種退保方式是否合法安全?遇到問題投訴平安公司是否有用?文章先從一則真實案例說起:
李女士是平安保險公司的客戶。去年,李女士情緒崩潰地來到當地平安服務網點求助:她被“全額退保”的代理公司騙了8000塊錢。原來是李女士輕信“代理退保”中介,相信中介公司以“保險維權”的理由要求保險公司全額退保的話術。她與中介簽訂了代理業(yè)務合同,向該中介提供了一系列個人信息,并交納了8000元代理費。后來,當李女士向中介的工作人員詢問退保進度,代理退保中介一開始說辭推脫,之后就完全不答復客戶,這時李女士才恍然大悟,自己被騙了!無奈之下,她只能前往平安服務網點求助。最終,李女士在平安工作人員的協(xié)助下報了警。平安的工作人員也告訴李女士,遇到這種保險金融詐騙,投訴平安公司,撥打維權電話可以得到及時有效的幫助。
上述“代理退保”中介是指社會上有一些個人或者機構以非法牟利為目的,對保單持有人宣傳“可全額退保”,并慫恿保單持有人委托其代理退保事宜,并從中收取高額手續(xù)費的非法行為。“代理退保”一般以“維權”為幌子,實則以牟利為目的。
“代理退保”這種退保方式既不合法也不安全。通過上述案例知道,消費者輕信“代理退保”中介,將面臨資金受損風險。此外,“代理退保”對消費者的危害還有以下幾個方面:
失去正常保險保障:
“代理退保”個人或機構為牟取利益,慫恿消費者退保,卻避而不談退保可能導致的后果和風險。消費者退保后喪失了風險保障,未來再次投保時,由于年齡、健康狀況的變化,可能將面臨重新計算等待期、保費上漲甚至被拒保的風險。
遭受詐騙:
“代理退保”不法分子要求消費者支付高額手續(xù)費或繳納定金,甚至在退保后勸導消費者“退舊投新”,購買所謂“高收益低風險”產品以賺取傭金。
個人信息泄露:
消費者被“代理退保”分子要求提供身份信息、通訊信息、家庭住址、金融賬戶、保險合同等敏感信息,存在個人信息泄露風險。
信用受損:
“代理退保”個人或機構在代理投訴全額退費時可能造成消費者保費斷交等合同違約行為,從而可能形成征信不良記錄。
法律風險:
“代理退保”個人或機構教唆一些法律意識淡薄的消費者編造理由、偽造證據、提供假信息進行投訴、舉報或誣告,消費者可能因此面臨較大的法律風險。
針對此,從保護消費者的權益角度出發(fā),平安保險特別設立了投訴平安公司的專線電話--消費者維權直達專線,為有需要的客戶提供及時的幫助。除了維權直達專線,平安保險一站式服務數字門店,也同步在線服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