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不談個案。
因為強奸犯罪從來都是不公開審理的,被害人及其家屬更是不便發聲,媒體和犯罪嫌疑人及其家屬、律師的聲音終究只是有利于己方的一面之詞,是以外界很難知全貌知真相。在這個基礎上的評判,就那么不客觀。
其實這一方面的犯罪也不好去評述,特別是作為性別對立下的重要話題,圍觀者站在自己的立場,就導致評述者遭遇各式各樣的褒貶。
但中央反復要求,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這就是在強調司法活動所應達到的社會效果。
就是說,不能只是你司法人員自認為公平正義就可以了,還要訴訟參與人感受到,最好是圍觀的群眾也能感受到。
這本身就是一次生動的普法,也是一次走好群眾路線的實踐,更是一次樹立司法權威和神圣的過程。
近些年來,有關強奸罪的認定爭議很大,每一起有關的案件幾乎都能引發一場尖銳的輿論沖突。似乎總有一股力量,在每一起案件中“節節阻擊”。
這股力量是自發的,還是有組織的,無從考證。但從輿論形勢看,更像是一場男性視角的不約而同。如果將社會劃為上、中、下三層,這股力量就是以中下層男性為主。他們更擔心自己會成為“強奸罪”認定的“受害者”。
與此同時,在某些網絡平臺,誘導女性甚至可以說是傳授“犯罪方法”的言論更引發這些男性的擔憂。這些言論詳細列明了通過聲稱“強奸”去“勒索”或“報復”所謂“渣男”的方法步驟以及注意事項,并且煞有介事和堂而皇之。
此外,司法機關的女性從業者數量和占比的逐漸上升,因于生理和心理因素,以及“Girls Help Girls”的輿論熏陶,使這些男性不免擔心司法的天平會朝著女性傾斜,也就是導致“疑罪從有”的概率大大增加。
有不完全統計,近些年,我國司法判決認定的強奸犯呈逐漸遞增趨勢,導致強奸罪的犯罪發生率竟遠高于“強奸大國”印度。這到底是男性群體在墮落,還是治安管理上出了問題,又或者是定罪上的擴大化?
上述種種表明,強奸罪的罪與非罪問題已從點到線再到面,不滿與憤怒也在上漲甚至形成規模,已經到了不得不正視的地步了。
再不重視,不僅司法的權威和神圣受到挑戰,而且將使得性別對立從個別現象上升到普遍問題,形成積重難返的癥結,演化為激烈的矛盾和沖突。而一旦演變成吞噬社會的“黑洞”,不穩定因素和否定一切打倒一切行動都將增加。
換言之,在人口出生率下降和老年化上升的大趨勢下,影響廣泛并深刻的相關司法活動及其所引起的輿論事件陡增,進一步加劇了男女之間對立的緊張氛圍,將不利于穩定社會,深度阻礙民族的復興。
造成這種局面,難道主要是因為媒體或律師的“挑唆”?其實,司法機關及其從業者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不容小覷,畢竟“以審判為中心”。法槌雖小,卻一錘定音。后者在認識上和行動上都該有所作為。
不說每一起案件都要去逐一審查審視,起碼對于重點案件和引發公眾關注的都要更嚴肅對待和加強指導。像那種帶給公眾荒唐感、離譜感的認定和判決,要么拿出足以支撐的充分證據和有效說理,要么及時予以糾正。
還要在宣傳上認真對待。不能總是自說自話,要把問題說清楚,把道理講明白。講人民群眾聽得懂的話,使受眾真正感受司法機關的嚴謹、審判的嚴格和公平正義。真有混淆視聽的,要堅決打擊和遏制,不能在輿論陣地的占領上落下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