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發|明見局
作者|周敘
最近,一家有爭議的車企“金魚汽車”出現在了眾人的視線當中。
在新能源汽車行業還在忙著“反內卷”的時候,金魚汽車橫空出世,6月11日晚海馬新能源的一紙辟謠聲明,更是讓劇情變得有意思了起來。
僅用600萬撬動汽車界?
愛企查顯示,河南金魚汽車有限公司于2024年成立,是一家注冊資本1000萬元,實繳資本600萬元的“造車新勢力”。
這樣的資金規模,在動輒需要數十億、上百億元投入的汽車制造領域,簡直是杯水車薪。然而,這家公司卻懷揣著“遠大抱負”,妄圖以如此微薄的資本在汽車行業掀起驚濤駭浪。
金魚汽車的第一次正式亮相,是在前幾日的第十三屆鄭州新能源汽車與光儲充展覽會,該公司帶來了一款號稱續航500公里的純電敞篷跑車。
這本應是值得關注的新車發布,可當人們看到這款車時卻有點不知道該怎么形容了。根據現場網友反映的情況,該車造型與知名跑車保時捷911極為相似,就像是從保時捷 911 的設計圖紙上直接照搬過來,換了個“jinyu”標志而已。
值得注意的是,金魚汽車聲稱,公司與海馬新能源深度合作,計劃在2026年推出兩款車型,目標銷量5萬臺;2027年推出3款車型,目標銷量10萬臺;2028 年目標銷量更是高達20 萬臺。這般宏偉的銷售目標,即使是特斯拉、比亞迪等行業巨頭,在發展初期也不敢輕易立下。
但就在6月11日晚,海馬新能源發布聲明辟謠稱:我司與金魚汽車并無上述合作,對于任何侵犯我司合法權益的行為,我司將采取法律手段維護自身權益,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要知道,在中國造車,必須通過國家發改委和工信部的雙重審批,獲得雙資質后方可開展汽車生產活動。且新能源資質需額外滿足《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規定》,其難度之高,從小米汽車耗時3年才獲批造車資質便可窺見一斑。
而據相關媒體報道,在工信部的“車輛生產企業信用管理系統”和“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信息查詢系統”中,根本找不到金魚汽車的任何信息。
金魚汽車到底是什么來頭?
通過愛企查可以發現,其實際控制人朱欽澎名下的企業關系錯綜復雜。
朱欽澎不僅掌控著金魚汽車,還持有河南大衛科技有限公司的股份。而河南大衛科技有限公司與商丘大衛化工廠關系密切,商丘大衛化工廠號稱全球最大殺鼠劑企業。
也就是說,金魚汽車的實際控制人,此前主要業務竟然是賣殺鼠劑的。這跨度之大讓人大吃一驚,這背后會是一場精心策劃的商業騙局嗎?
此外,金魚汽車多次宣稱自己是順加能科技有限公司成員。順加能科技由朱欽澎控制,主要從事充電樁及換電站的技術開發和運營。
這家公司參保人數僅6人,卻擁有32項專利信息。但是,其中已獲得授權的發明專利只有 4項,而這4項專利也只是關于如何幫助電芯鎖定或固定的支架技術。
這樣的技術水平顯然與汽車制造所需的核心技術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實在難以讓人相信其有能力支撐起一家汽車制造企業。
“合伙人”模式被質疑像“傳銷”
據濟南時報新黃河報道,在今年的車展上其推出了“合伙人”計劃,花費1000元可成為 “一星合伙人”,1萬元可成為 “二星合伙人”。
合伙人的權益主要是推薦獎勵, “一星合伙人”推薦一個“一星合伙人”獎勵300元,推薦一個“二星合伙人”獎勵2000元; “二星合伙人”推薦一個“一星合伙人”獎勵400元,推薦一個“二星合伙人”獎勵3000元。
此外,合伙人每推廣一臺價值10萬元的車輛還可獲得數千元傭金。
而當被質疑是否涉嫌傳銷時,金魚汽車總經理朱欽澎卻避而不談,只是表示“所有信息會有統一發布,具體時間待通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