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近期懂車帝智駕測試,7月25日下午,鴻蒙智行、問界和智界三家齊下場回應稱:“已看到某平臺所謂‘測試’,不予置評。”同時,鴻蒙智行發布了鴻蒙智行20205年上半年輔助駕駛報告,其中提到上半年,鴻蒙智行旗下車型已經累計幫用戶避險200萬次。顯然,鴻蒙智行方面并完全不認可懂車帝此次的測試過程和結果。
這件事的起因是,近期,懂車帝聯合央視新聞在封閉高速中,模擬現實中低概率但高風險的事故場景,以檢驗智能輔助駕駛系統的在高速和城市路況的實際表現。
測試結果顯示,沒有一家車企的輔助駕駛系統能夠完美通過所有測試項目。其中,表現最好的特斯拉,在高速事故場景模擬的6個項目中,Model X(參數丨圖片)和Model 3都通過了5個項目;在城市事故場景模擬的9個項目中,Model X通過了8個項目;Model 3則通過了4個項目。
對于此次測試結果,特斯拉CEO馬斯克還在社交媒體上回應稱,由于法律禁止數據出境,特斯拉在中國測試時沒有使用本地訓練數據,但即便如此,特斯拉依然取得了最高成績。
而被視為國內智駕第一梯隊的鴻蒙智行,有問界M9、智界R7、問界M7、問界M8共四款車型參與測試。在高速事故場景模擬6個項目中,問界M9僅通過3項,未通過施工路遇卡車、消失的前車高速版、遇莽撞橫穿的豬3個項目;智界R7也僅通過3項,未通過消失的前車高速版、高速入口遇野蠻加塞、遇莽撞橫穿的豬3個項目;問界M7僅參與5項測試,通過了2項,未通過高速驚現事故車、消失的前車高速版、高速人口遇野蠻加塞3個項目;問界M8也同樣只參加了5個項目,僅通過了1個項目。
而在城市事故場景模擬測試的9個項目中,智界R7通過了7項,未通過開進大轉盤、平庸的掉頭兩項;問界M7、問界M8和問界M9三款車都僅通過5項,全部未通過開進大轉盤、平庸的掉頭、盲區左轉電瓶車3個項目。此外,問界M7還未通過瘋狂電瓶;問界M8和問界M9未通過躲不掉的故障車。
除了問界外,多款高速事故場景模擬中測試的車型幾乎全軍覆沒,沒有一項通過模擬測試。這一結果著實令外界大跌眼鏡,但主要矛頭還是集中在了鴻蒙智行的幾款車上。
鴻蒙智行的智駕一直表現不錯。華為?常務董事?和?終端BG董事長?余承東此前還稱,華為智駕已經做好了為L3的準備,希望國家相關的法規制度早點到來。這一測試結果,與華為此前形成反差。
這一節目在發布后迅速引發行業熱議。除了讓消費者認識輔助駕駛的正確使用的討論外,還有不少人質疑測試方法和過程。此外,還有網友質疑,測試過程存在人為干預的情況。比如有網友指出,在消失的前車項目中,問界車輛已經避讓了,又被駕駛員硬拉回來最終撞在障礙物上。
對此,懂車帝回應表示:“不存在人為干預的情況”。懂車帝方面表示,當時的實際情況是,當時車輛左側有時速120km/h以上的高速行駛車隊,該車變道時劇烈側后只有1.2米,已經被擠到白色實線上,向左變道極易導致高速側碰,引發安全事故。不久后,懂車帝又進行二次回應,稱“有人只關心是不是第一,不關心安全不安全”。外界認為,這一句話是在針對鴻蒙智行。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該測試由懂車帝和央視新聞聯合進行,因此不少人還是比較認可這一測試的權威性。在測試結果發布后,央視新聞也在7月23日發布相關微博,稱該測試是由央視新聞聯合懂車帝一同進行,并呼吁不要過度依賴輔助駕駛。不過隨著輿論的發酵,央視新聞在7月25日修改了上述微博,刪除“央視新聞聯合”6字,稱該測試是由懂車帝進行的。
伴隨著對鴻蒙智行智駕的爭議,7月25日問界M8純電版也開啟預售。這款車型是首批搭載華為ADS 4的車型。這意味著,其主動安全、智能駕駛輔助和智能泊車輔助的能力也將進一步提升。當然,在技術“遙遙領先”的營銷光環下,我們也需要認識到現階段智能駕駛依然處于輔助階段,在極端場景依然存在局限性。
實際上,這不是鴻蒙智行與懂車帝的第一次矛盾。在2023年12月,懂車帝在漠河零下30℃極寒環境中對51款新能源車進行冬測,重點考察續航達成率。其中,問界M7增程版以31.6%的續航達成率排名墊底。對此,余承東直接下場開撕,斥責懂車帝的這個測試為“坑人的測試,誤導民眾”,稱其背離用戶真實場景(如測試前71分鐘空調制熱、10余次開關車門導致電量下降)。在余承東之后,吉利、長城方面也質疑該測試的嚴謹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