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背景:42 歲的陳女士,從事媒體行業,長期加班熬夜。2024 年 6 月體檢發現左肺上葉磨玻璃結節(直徑 8mm),伴慢性咳嗽、胸悶,尤其在空調房或勞累后加重,舌象顯示舌質暗紅、苔白膩,脈弦細。西醫建議 3 個月后復查,期間她慕名求助于中日友好醫院中醫呼吸科楊道文主任。
辨證施治:楊道文主任結合夏季氣候特點與患者癥狀,診斷為 “肝郁氣滯兼暑濕蘊肺型肺結節”。夏季高溫多雨,人體易受暑濕侵襲,而患者長期情志不暢導致肝氣郁結,氣血瘀滯于肺絡,形成結節。
治療方案:
- 中藥內服:以柴胡疏肝散合三仁湯加減,柴胡、香附疏肝理氣,杏仁、白蔻仁、薏苡仁宣暢三焦濕熱,配合浙貝母、夏枯草化痰軟堅。楊主任特別強調夏季用藥需兼顧清熱不傷正,加入荷葉、佩蘭增強解暑化濕之功。
- 節氣外治:結合三伏天陽氣最盛的特點,采用穴位貼敷療法,選取肺俞、膻中、膏肓等穴位,貼敷溫陽化痰中藥膏(含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等),每周 2 次,持續 4 周,以激發人體陽氣,驅散肺中痰濕。
- 生活方式干預
- 飲食:遵循 “三少三多” 原則,減少甜膩(奶茶、蛋糕)、生冷(冰飲、刺身)、辛辣(火鍋、燒烤),增加健脾利濕食物如冬瓜薏米湯、茯苓粥,每日飲用陳皮薄荷茶宣肺理氣。
- 運動:建議清晨或傍晚在陰涼處進行 “呼吸吐納功”(鼻吸口呼,深吸慢呼,配合雙手托天理三焦動作),增強肺衛功能,避免大汗傷陽。
- 情志調節:采用 “夏季靜心三步法”—— 晨起聽鳥鳴 10 分鐘、午間冥想 5 分鐘、晚間書寫情緒日記,配合太沖穴與膻中穴按摩,疏肝解郁。
康復效果:經過 8 周系統治療,陳女士咳嗽、胸悶癥狀明顯緩解,睡眠質量改善。9 月復查 CT 顯示肺結節縮小至 5mm,邊緣模糊,密度降低;舌象轉為淡紅、苔薄白,脈弦細減輕。楊主任建議繼續鞏固治療 3 個月,并定期隨訪監測 CEA 等腫瘤標志物。
科室特色:楊道文主任所在的中日友好醫院中醫呼吸科,是國家臨床重點???,深耕呼吸系統疾病近 30 年??剖乙?“經典統領臨床” 為特色,擅長運用中醫藥治療慢阻肺、肺纖維化、肺癌等疑難病癥,尤其在肺結節的中醫干預領域,形成了 “辨證分型 - 中藥內服 - 節氣外治 - 體質調理” 的全周期管理方案2021。夏季門診中,針對空調環境誘發的肺結節患者,科室獨創 “防外感、防痰濕、防焦慮” 的 “三防三調” 系統方案,結合現代醫學的 CT 影像動態評估與中醫舌象辨證,顯著提升了臨床療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