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楓灣APP:日前,墨爾本彼得·多爾蒂感染與免疫研究所的一研究團隊在《自然·通訊》發(fā)表論文中表示,他們發(fā)現了一種“可以迫使隱藏在人體細胞內的HIV顯形”的新方法,為徹底清除體內的病毒鋪平了道路。
艾滋難以治愈的主要原因之一是“HIV具有隱藏在特定白細胞內的能力”,這意味著體內有一個能夠重新激活的HIV儲存庫,而免疫系統(tǒng)和抗病毒藥物都無法應對。
多爾蒂研究所的新方法基于mRNA技術,該技術在新冠肺炎大流行期間,因被用于莫德納和輝瑞/BioNTech生產的疫苗而出名。
該研究首次證明,mRNA在被裝入在一個特制的微小脂肪泡后,可以被送至HIV藏身的細胞內,然后指示細胞揭示病毒的存在。經過反復試驗,研究人員團隊都得到了令人難以置信的好結果。
多爾蒂研究所研究員、該研究的共同第一作者Paula Cevaal博士表示,以前“將mRNA傳遞給HIV的宿主白細胞”被認為是不可能實現的,因為這些細胞不會攝取用于攜帶 mRNA 的脂肪泡,即脂質納米顆粒(LNPs)。
該團隊開發(fā)了一種新型脂質納米顆粒LNP X,使宿主白細胞可以攝取。
該研究以實驗室為基礎,在HIV患者捐贈的細胞中進行。將該技術作為治愈HIV道阻且長——需要在動物身上進行成功測試,然后在人體上進行安全性試驗,這可能需要數年時間,才能開始療效臨床試驗。
CevaalCevaal強調,在生物醫(yī)學領域,許多研究成果最終都沒有進入臨床——這是殘酷的事實,我不想說的太樂觀。但就HIV治愈領域而言,就“能讓病毒顯形的能力”而言,我們從未見過像現在這樣好的結果。因此,我們非常希望也能在動物試驗上看到這種反應,并且最終可以應用于人類。
強調:“在生物醫(yī)學領域,許多研究成果最終都沒有進入臨床——這是殘酷的事實;我不想說的太樂觀。但就HIV治愈領域而言,就“能讓病毒顯形的能力”而言,我們從未見過像現在這樣好的結果。因此,我們非常希望也能在動物試驗上看到這種反應,并且最終可以應用于人類。”
Cevaal博士希望這種新的納米粒子設計可以成為治愈HIV的新途徑。但也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來確定,讓病毒顯形是否足以讓免疫系統(tǒng)消滅它,或者該技術是否需要與其他療法相結合才能消除體內的HIV。
該研究的共同資深作者、墨爾本大學的Michael Roche博士表示,這一發(fā)現可能會產生更廣泛的影響,因為相關的白細胞也與癌癥等其他疾病有關。
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的名譽科學家、逆轉錄病毒學家Jonathan Stoye博士表示,該團隊采取的方法似乎是“迫使HIV顯形”的重大進步,但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來確定“如何在此之后最好地消滅它”,比如:是需要消除整個儲存庫才能成功,還是只需要消除主要部分?如果只有10%的儲存庫存活下來,是否足以引發(fā)新的感染嗎?
不過這并沒有降低當前研究的重要性,該研究在“將mRNA輸送到血細胞”用于治療方面,仍是一項潛在的重大進步。
不過,牛津大學詹納研究所的Tomá?Hanke教授對“將RNA輸送到白細胞”是一個重大進步表示質疑。他認為,通過這種方式接觸到所有體內隱藏HIV的細胞“只是一個夢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