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父輩過于優秀,作為子女壓力就會很大,在這樣的壓力下,往往會出現兩種結果,一個是泯然眾人,另一個就是青出于藍。作為朱總理唯一的兒子,朱云來出生于1957年,從小便對自然感興趣,后來就考入了南京氣象學院,成為了當時頗為珍稀的高端人才,但他卻并未就此止步,而是跑到了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進一步學習,拿下了大氣物理學博士的學位,大家都知道博士不好畢業,更別說在美國博士畢業了。
此時的朱云來,按道理來講,已經達到了可以達到的知識的頂點,已經是博士畢業,后續也就是繼續打磨,繼續研究了,如果按照這個步驟走下去,朱云來很可能會成為學術巨擘,成為著名的學者、教授、博導,在中國最知名的大學教授最聰明、最勤奮的那一批學生。但朱云來的心很大,他在完成博士學位之后,依然沒有止步,依然還在探索,而且一下就跨越了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距離,學習金融領域。
過來人都清楚,跨專業學習這是非常辛苦的,所以不管是考研、考博,老師都會提醒同學,不要好高騖遠,不要跨專業去考,憑什么你幾個月的努力,就能抵人家幾年的勤奮苦讀?這話是有道理的,但朱云來不同,他生來喜歡探索,而且他繼承了父親的聰明才智,更繼承了朱總理堅韌不拔的精神,他入讀了芝加哥帝博大學,并在短短8個月的時間里,就完成了“金融會計碩士”的學習,這堪稱是一個奇跡。
從此之后,朱云來就踏上了金融的探索之路,1995年,他加入了瑞士信貸企業,開始了在金融領域的職業生涯,由于他工作優異,表現突出,很快就被授予了高級副總的職務。眾所周知,90年代的中國還處于改革開放的初期,雖然發展迅速,但與西方相比,差距還是很大的,朱云來完全可以繼續留在瑞士從事喜歡的金融工作,那里生活悠閑、富裕,還有漂亮的阿爾卑斯山,簡直是完美人生。
但朱云來還是心念自己的祖國,1998年,他婉拒了西方大企業的挽留,毅然回到了自己的祖國,加入了中金公司,這是我國第一家中外合資的投資銀行,當時的中國非常缺乏金融人才,而朱云來的加入,無疑是雪中送炭。在接下來的16年里,朱云來在中金公司勤勤懇懇地工作,先后擔任了多項重要職務,帶領公司不斷取得進步,為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做出了顯著貢獻”,將來是要寫入中國金融史的。
轉眼來到了2014年,此時的朱云來告別了中金,他的探索欲讓他無法止步,他又將目光對準了互聯網金融,繼續發揮自己的專業知識,為國家的金融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需要補充的是,朱云來不僅工作非常優異,為國家做出了重大貢獻,而且還心懷蒼生,曾在2008年汶川地震時,與中金一起為災區援建小學,體現了他的大愛精神。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普通人尚且肩負振興國家的重任,何況是朱云來這樣的干部子弟,他沒有辜負國家對他的栽培,也沒有讓自己的父親失望,譜寫了絢麗的人生篇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