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航班追蹤數據顯示,一架全新的波音737 MAX飛機于本周一(6月9日)重新降落在中國境內。這一事件被廣泛視為一個重要信號,表明在中美兩國暫時緩和關稅戰的背景下,美國飛機制造商波音公司正在恢復向其關鍵的中國客戶交付飛機。
一架飛機的“曲折旅程”,映射貿易摩擦晴雨表
這架噴涂著廈門航空公司涂裝的737 MAX飛機,其近期的飛行軌跡生動地勾勒出了中美貿易摩擦對實體經濟的直接影響。它于上周六從美國西雅圖起飛,在夏威夷和關島進行加油補給后,橫跨太平洋,最終降落在位于上海附近的波音舟山完工中心。
航班追蹤應用Flightradar24的數據揭示了其“曲折”的旅程:這架飛機早在今年3月就已首次飛抵舟山,準備進行交付前的最后工序。然而,隨著4月份中美貿易摩擦加劇,關稅壁壘升級,中國各航空公司暫停接收新的波音飛機,這架飛機也不得不在4月中旬被運回美國。如今,時隔近兩個月,它的再次返回,無疑為外界提供了一個觀察兩國經貿關系變化的直觀窗口。
暫時休戰鋪平道路,交付重啟仍存變數
波音公司此前已因不斷升級的關稅問題,自4月起暫停了對華新飛機的交付。該公司曾表示,由于美國征收的關稅,中國客戶將不會接收新飛機,并一度考慮將可能涉及數十架的飛機轉售給其他客戶。盡管如此,出于對中國市場長期潛力的考量,波音并未將這些飛機真正轉售他處。
轉機出現在5月底,波音公司宣布,在關稅被暫時下調90天后,對華交付工作將于6月份恢復。此次廈航飛機的抵達,正是這一聲明的直接體現。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交付得以恢復,是基于一個為期90天的“臨時休戰期”。
中國市場至關重要,未來談判成關鍵
中國市場對于波音公司具有舉足輕重的戰略意義,約占其商業飛機儲備訂單的10%,并且是一個持續增長的重要航空市場。今年4月,波音曾計劃在年內向中國航司交付50架飛機,其中41架已處于生產或預裝配階段。交付暫停無疑給波音的生產計劃和財務狀況帶來了巨大壓力。
目前,對于此次交付重啟事件,波音公司、廈門航空以及中國民用航空局(CAAC)均未立即回應置評請求。北京方面此前也未就交付停止的原因發表評論,但曾表示中美雙方的航空公司和制造商都受到了美方加征關稅的嚴重影響。
展望未來:倫敦談判桌上的博弈
就在這架飛機抵達中國的同一天,中美雙方的代表也將在倫敦舉行會晤,商討貿易協議。此次交付的恢復,無疑為談判創造了積極的氛圍。然而,最終結果如何,將直接決定波音在華業務的未來走向。是能達成長期穩定的貿易框架,讓飛機交付重回正軌,還是在90天后重回緊張對峙,一切仍是未知數。
因此,這架737 MAX的回歸,雖是破冰之舉,但更像是一次重要的試探。全球航空業和市場都在密切關注倫敦談判桌上的進展,其結果將決定此次“解凍”是持久的春天,還是短暫的喘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