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得痔瘡,為什么會不同?有人患上痔瘡不僅會便血、還十分疼痛,但有的痔友得了痔瘡,既不疼痛又不出血,同樣是痔瘡,為什么癥狀會差別那么大?
從大的分類上來講,我們平常所說的痔瘡是對內痔、外痔、混合痔的統稱,每個人所得的痔瘡類型并不可能完全一致。其中內痔根據便血的嚴重程度,以及解大便的時候痔瘡脫出肛門的嚴重程度分了四期。
而外痔臨床上常分為四種:炎癥性外痔、血栓外痔、贅皮性外痔、結締組織性外痔。還有一點就是內痔會造成便血,中后期會有疼痛感,而外痔會有強烈痛感。所以因為痔瘡發展的程度不一或種類不一樣,就會出現一些經典情況。
NO.1痔瘡發展的一些情況
01痔瘡便血,有人疼痛感強,有些則不疼時,及時治療:這種情況很可能是因為患者患上的是內痔。肛管內部是植物性神經,疼痛敏感性較低。
一般情況下感受不到疼痛,但如果長時間不予理會,內痔發展到中后期,仍然會造成疼痛。所以定期檢查,趁著不痛時,及時治療。
02痔核脫出情況差異:痔核脫出多見于內痔。特別是內痔進入第三期時,痔核就極易脫出,但用手指可以納入肛門內。
雖然此時不痛,但若痔核長期脫出在肛門外,就很容易被感染,引發炎癥,這時候患者就會出現疼痛感。
03肛周肉疙瘩疼痛情況差異:對于痔瘡來說,肛門邊緣長肉疙瘩大多為外痔,而前文講述過外痔分為4種,而并不是所有的外痔都會引起肛門疼痛。如果在肛門邊緣形成肉疙瘩且伴有疼痛,很可能就是形成了血栓性外痔或炎癥性外痔。
反之如果在肛門邊緣形成肉疙瘩但沒有疼痛,就可能是是形成了贅皮性外痔、結締組織性外痔。還有一點要提醒就是,外痔一般不出血,不過也有的時候隨著排便痔核破裂而出血。
NO.2專家溫馨提示
東大肛腸醫院對肛腸科,胃腸科常見病、多發病能做到及時、準確的檢查和治療。40歲以上人群出現以下癥狀,提醒您該做肛門鏡、胃腸鏡檢查:
◎ 慢性腹瀉、頑固便秘
◎ 肛門瘙癢
◎ 肛門有異物脫出
◎ 肛門有腫塊突起
◎ 肛門直腸有異物感
◎ 肛門流黏液或血水
◎ 肛門或肛周疼痛
◎ 肛門墜脹、排便不凈
◎ 口臭、口苦、口干舌燥
◎ 食欲不振反酸、胃脹
◎ 上腹疼痛、長期腹瀉
◎ 惡心嘔吐、消化不良
上述癥狀在原有基礎上加重,應及時做胃腸鏡、肛門鏡檢查,切莫以為是小事,從而諱疾忌醫,延誤治療。
定期做檢查的必要性
檢查腸道內病變組織、選擇做無痛活檢、息肉、早期腸胃腫瘤等zui好的方法,可對肛腸及胃腸內部深層病灶部位進行圖像采集、實時診斷;醫患雙方在檢查過程中可同時清晰地觀察到放大數十倍的病灶部位,避免誤診、誤治,從而為臨床治療提供可靠依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