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石窟云岡石窟
云岡石窟位于山西大同的武州山南麓,十里河北岸,古稱武州山大石窟寺。云岡石窟開鑿于北魏建都平城(今山西大同)時期,文成帝和平年間(460—465年)云岡石窟開始大規模營造,到孝明帝正光五年(524年)建成,前后計60多年,距今已有1600年之久。石窟依山開鑿,東西綿延一公里,現存大小窟龕254個,主要洞窟45座,造像59000余尊,集亞歐大陸文明交往交流交融之大成,堪稱中國佛教藝術的巔峰之作,代表了五世紀世界雕刻藝術的最高水平,是世界聞名的藝術寶庫。
云岡石窟第一期窟洞由著名的高僧曇曜主持開窟,即第16—20窟。石窟以道武、明元、太武、景穆、文成五帝為楷模,雕刻五尊佛祖大像,規模宏大,氣魄雄偉,體現了北魏統治者高大雄偉的身軀和大氣開闔的曠野之氣。被稱作“曇曜五窟”
1973年法國總統訪問中國,提出參觀云岡石窟的要求,并完成了參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