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最近問老人最簡單的預防疾病的辦法是什么?
我說是別摔跤。朋友戲稱道:又不是小孩子了。
但老人摔跤可比小孩子嚴重多了,小孩子是越挫越勇,老人一摔跤可能直接就走了。
究其原因,還是跟身體的年齡狀態有關。
我們不得不承認:樹木倒下來確實可能粉碎,而小樹苗即便彎腰了也能繼續成長成大樹。
說一個鄰居的故事。
去年冬天,鄰居劉姨在澡堂里滑倒導致右臂骨折。這位70多歲的老人平時精神矍鑠,常給鄰居送自制包子。
誰也沒想到,這次摔倒后她經歷了數年折磨:手術切口不愈合、反復感染、臟器功能衰竭,最終因一場小感冒離世。
其實跟劉阿姨家這樣的悲劇并不少見。許多看似硬朗的老人,在輕輕一摔后健康狀況急轉直下,不久便撒手人寰。表面看是意外,實則暗藏玄機。
當老人摔倒在地,真正的危險往往不是撞擊瞬間的損傷,而是一連串被觸發的“多米諾骨牌”:目前很多老年人普遍存在骨質疏松,一次跌倒極易造成髖部骨折。統計顯示,髖部骨折后六個月內死亡率高達15%-20%,比許多癌癥更致命。
很多朋友會說也不一定會摔跤就去世哇,確實有的朋友是活下來了,但離不開需要臥床休養,甚至需要長期臥床。
長期臥床引發三大致命并發癥:
1)肺部感染:臥床導致痰液積聚肺底,形成墜積性肺炎。
2)靜脈血栓:下肢形成的血栓可能隨時脫落引發肺栓塞,這個很嚴重5分鐘內可致命。
3)褥瘡感染:從皮膚潰爛發展成敗血癥。
其實很多上了年紀的人也會搜索褥瘡,所以現在老人的紙尿褲其實很熱門,可能未來還會比兒童尿不濕還暢銷。
但是即便用尿不濕,這個情況只能改善尷尬,但是緩解不了病情。
上了年紀的老年人內臟器官如同脆弱的瓷器。脾臟或肝臟受到輕微撞擊可能發生隱匿性破裂。初期癥狀不明顯,但幾天內血腫積累,最終導致出血性休克。研究顯示,30%老人摔倒后存在腹部內臟損傷風險。所以這個風險蠻大的。
另外,摔倒的驚嚇會引發腎上腺素激增。對年輕身體這是保護機制,但對老年心血管系統卻是沉重負擔。
血壓飆升可能誘發心肌梗死或腦卒中,尤其對有基礎疾病的老人。所以我們經常看到摔倒的老人很多都可能同時突發了心血管疾病,心梗或是腦梗的。
老人之所以會容易摔跤,一是視力不行了,二是腿腳不利索,肌肉減少,三是骨質疏松,關節不穩定,骨骼不強壯了。
走路搖搖晃晃的,當然容易摔跤了。還有一部分大一點的老人可能牙齒掉了,味覺變化了,吃東西不香,所以容易出現營養不良的情況。
所以,老人怎么預防這個情況呢?三點辦法你要知道。
1第一個是一定要補鈣
喝牛奶,把骨質疏松先預防了,盡量減少骨關節疾病的發生。多曬太陽,補充好維生素D,就可以幫助促進鈣質吸收,曬太陽是最免費的補充維生素D的方式了,大家有太陽就盡量多曬一曬。
2第二個是增加蛋白質補充
每日攝入量應達1.0~1.5g/kg體重,優先選擇乳清蛋白(富含促進肌肉合成的亮氨酸,也就是要吃肉,不要舍不得吃肉,家里有雞的,可以每月吃2次雞肉,雞蛋這些都是不錯的蛋白質來源食品。
3適度運動
適度的運動可以幫助增加肌肉的穩定,除了日常散步外,可以做一些抗阻運動,比如簡單的坐位抬腿、靜力靠墻蹲,幫助增強下肢力量,當然還有一些平衡運動,例如太極拳等,注意運動的時候穿防滑的運動鞋。
我上次去醫院就看到一個老人拄著拐杖小心翼翼挪步,其實還覺得蠻意外的,希望每個老人的晚年都能健康舒適地度過吧。預防疾病,要注意防摔。
感謝您關注我們,贊”和"在看",分享給您的家人朋友,一起幸福安康一輩子!
愛健康,點個贊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