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二手房市場正在經歷梅雨季的陣痛。
未來三天成交均價或跌破5.
5萬/㎡大關。最新數據顯示,6月前半月二手房成交9386套。這個數字比去年同期少了近兩成。
環比上月倒是微漲14%,但市場溫度計顯示的是"溫吞水"。
300萬以下房源撐起半邊天。剛需客成了市場最后的倔強。改善型買家集體"躺平",置換鏈條徹底卡殼。
掛牌量出現反常下降。
11.21萬套的數字背后藏著房東的無奈。要么降價求售,要么撤牌觀望,這就是當前的真實寫照。
議價空間正在持續擴大。
房東們不得不接受"割肉"的現實。有普陀業主因砍價太狠直接撤牌,這種案例正在變多。降價房源占比突破7%警戒線。
淡季效應疊加信心潰散,市場陷入深度博弈。
這不是短期陣痛,而是持久戰的開始。未來三天掛牌價可能下探至5.8萬/㎡。
這個價格已經回到三年前水平。但買家仍在觀望,等待更低的入場時機。房東信心指數僅剩5.
31%。
這個數字說明什么?
十個房東里超過九個都在看空后市。信心比黃金更珍貴的時刻到了。
市場正在經歷價值重估。
不是簡單的價格回調,而是整個交易邏輯的轉變。流動性危機比想象中更嚴重。"金九銀十"能否力挽狂瀾?
現在下結論為時過早。但可以確定的是,傳統的銷售旺季也要打折扣了。購房者應該繼續等待嗎?
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但記住,市場永遠會給耐心的人更好機會。數據不會說謊。
8.06%的同比跌幅說明一切。
這不是短期波動,而是趨勢性調整的開始。
中介門店開始冷清。
帶看量腰斬的背后,是買賣雙方預期的巨大鴻溝。這個鴻溝短期內難以彌合。租賃市場意外升溫。
由售轉租成為新選擇。這或許能解釋為何掛牌量不增反降。政策工具箱還有多少牌?
這個問題牽動所有人心。但過度依賴政策刺激本身就是種風險。
市場正在自我凈化。虛高的價格水分被擠出,真實的供需關系浮出水面。這個過程雖然痛苦但必要。
未來三天的走勢尤為關鍵。
是企穩回升還是加速探底?
答案很快就會揭曉。
記住,沒有只漲不跌的市場。
上海樓市正在補上這堂遲到的必修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