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牙齒磨損:不止是 “用久了” 那么簡單
你是否發現牙齒逐漸變短、棱角變鈍?吃冷熱食物時牙齒敏感刺痛?這些可能是牙齒磨損的信號。牙齒磨損并非自然衰老的必然結果,而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 “隱形傷害”,輕則導致敏感酸痛,重則引發牙髓炎、牙齒斷裂,甚至影響面部咬合功能。
二、五個主要原因:什么行為正在 “磨” 你的牙?
1.不良咀嚼習慣:硬物成癮者的 “牙齒殺手”
長期咀嚼硬物、偏愛韌性食物(牛肉干、檳榔),會加速牙釉質磨損。會讓牙釉質持續承受高強度摩擦。牙釉質硬度雖僅次于金剛石,但反復啃咬硬物會加速其表面損耗。
2.夜間 “磨牙癥”:壓力在牙齒上 “刻痕”
約 10%-15% 的成年人患有夜磨牙,多與壓力焦慮、咬合不正相關。睡眠中無意識的磨牙動作,會讓牙齒表面像 “砂紙打磨” 般被持續摩擦,晨起常伴隨顳下頜關節酸痛。長期磨牙可導致牙釉質完全磨損,牙本質暴露,甚至引發顳下頜關節紊亂。
3.酸性物質侵蝕:飲料成癮的 “溫柔陷阱”
碳酸飲料(可樂、蘇打水)、酸性果汁(橙汁、檸檬汁)、甚至頻繁反酸的胃食管反流,都會讓牙齒泡在 “酸浴” 中。牙釉質被酸蝕后硬度下降,咀嚼時更易磨損,形成 “酸蝕癥”,常見于青少年及長期反酸的中老年人。
4.刷牙方式錯誤:“用力過猛” 的日常傷害
橫向刷牙、使用硬毛牙刷、刷牙力度過大,會導致牙齒頸部出現 “楔狀缺損”—— 牙刷像鏟子一樣,把牙釉質和牙本質 “磨出缺口”,遇冷熱刺激劇烈疼痛。這類磨損常見于中老年人,與長期錯誤護理直接相關。
5.牙齒 “天生脆弱”:結構缺陷加速損耗
部分人因牙釉質發育不全(如氟斑牙、四環素牙),或牙齒咬合關系異常(如深覆合),導致個別牙齒承受過大咬合力,出現局部快速磨損。這類情況需通過專業檢查才能發現。
三、不同程度的磨損,不同的解決方案
輕度磨損(牙釉質輕微缺損,敏感輕微)
家庭護理:
改用軟毛牙刷,采用巴氏刷牙法;
飲用碳酸飲料后用清水漱口;
使用抗敏感牙膏,每天刷牙 2 次,持續 4-6 周緩解敏感。
習慣調整:
戒掉咬硬物、單側咀嚼習慣,咀嚼時注意雙側均衡用力;
夜磨牙者可在睡前佩戴定制咬合墊(需口腔科取模制作),減少牙齒直接摩擦。
中度磨損(牙本質暴露,冷熱刺激痛明顯)
專業干預:
脫敏治療:醫生用脫敏劑封閉牙本質小管,快速緩解敏感;
樹脂填充:針對楔狀缺損或局部凹陷,用與牙齒顏色相近的樹脂材料修補,恢復牙齒形態;
咬合調整:通過調磨過高的牙尖或牙體預備,平衡咬合壓力,避免個別牙過度受力。
重度磨損(牙髓暴露、牙齒斷裂、咬合紊亂)
進階治療:
根管治療:若磨損導致牙髓炎(持續疼痛、夜間痛),需清除感染牙髓,做根管填充;
全冠修復:牙齒嚴重變短或出現裂紋時,制作烤瓷冠或全瓷冠包裹保護,恢復咬合功能;
咬合重建:針對全口多牙磨損、咬合垂直距離降低者,需通過正畸或修復手段重新建立正常咬合關系,避免顳下頜關節損傷。
四、預防大于治療:從今天開始守護牙齒 “保護層”
飲食管理:減少高酸、高硬度食物攝入,喝完酸性飲料后咀嚼無糖口香糖(促進唾液分泌,中和酸性);
習慣監控:自查是否有咬筆、磨牙、單側咀嚼等習慣,及時通過壓力管理減少夜磨牙誘因;
定期檢查:每年 1 次口腔檢查,通過口專業的檢查評估牙齒磨損程度,早期發現咬合異常或結構缺陷;
特殊人群注意:兒童換牙期、更年期女性、胃食管反流患者需加強牙齒保護,必要時咨詢口腔科醫生定制護牙方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