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年度全球開發者大會(WWDC 2025)如期舉行,iOS 改為以年份命名的慣例,采用全新的 Liquid Glass 液態玻璃設計風格的ios26隨即發布。
上次蘋果大幅度更新系統UI, 還是2013年6月10日發布的iOS 7。
“Liquid Glass”能折射光線并通過鏡面高光動態響應用戶的動作,可配合用戶調用選項或切換界面等操作,與設備的圓角呼應。
盡管是時隔十年以上的視覺重大更新,但ios26一發布,話題#IOS26 丑#登上微博熱搜榜一。
網友對“Liquid Glass”質感并不買賬,認為圓角化菜單、全透明圖標和動態壁紙效果撞臉安卓,和小米MIUI早期透明主題風格簡直如假包換,從UI細節到核心功能,安卓氣息撲面而來。失去蘋果一貫的簡潔美學特征。
在大家眼里,iOS代表著簡潔、克制和一以貫之的設計美學,而如今,蘋果為什么越來越“卓里卓氣”。
01
不再涇渭分明的
安卓和蘋果
與被吐槽蘋果卓里卓氣對應的是,安卓手機一直以來被詬病的果里果氣。
蘋果果的“安卓化”主要集中在終端交互層面(如自定義主屏幕),安卓就可以說從外觀到生態,從硬件審美到軟件哲學模式對蘋果進行了全方位復刻。
從外觀上來說,蘋果自iPhone 12起引領的直角邊框風潮,迅速被國內安卓旗艦“致敬”。從三星S23開始到最新的S26系列、小米14/15系列、OPPO Find X7/X8系列、vivo X100 Pro/X200 Pro,乃至榮耀Magic6系列,清一色拋棄曲面屏/圓潤設計,擁抱“果味”十足的硬朗直角中框(甚至鈦合金材質)。
iPhone和OPhone
iPhone標志性的背部左上角矩陣式攝像頭模組(Deck),幾乎成為安卓旗艦設計的“政治正確”。無論鏡頭數量多少(三攝、四攝),都盡力將整個模組塑造成一個視覺整體貼于左上角,遠看難以分辨彼此。
從軟件層面上來說,以ColorOS(OPPO)、OriginOS(vivo)、澎湃OS(小米)為代表的定制系統,投入巨大資源優化系統動畫的跟手性、流暢度、打斷效果,學習iOS細膩的彈性物理動效,核心目標就是“讓安卓用起來像iPhone一樣流暢”。
從安卓旗艦幾年如一日的“果化”運動到WWDC 2025 令大家驚訝的的iOS26 “爆改”可以看出,曾經勢同水火的 iOS 和安卓,正不約而同地走向一場深度的鏡像化。
02
互學互鑒or
漸失自我?
從某種角度來說,蘋果和安卓也算雙向奔赴,這不乏帶來了顯而易見的“便利”。
在用戶體驗上,蘋果用戶獲得了期待已久的全局返回手勢、更靈活的鎖屏與通知管理,乃至安卓用戶早已習以為常的息屏顯示與更開放的文件系統接口;而安卓用戶則在旗艦機型上享用著日益接近蘋果的絲滑動畫、統一的設計語言和加速構建的設備生態閉環,體驗著被“精致感”包裹的滿足。這種功能的互融,無疑降低了用戶跨系統遷移的門檻,模糊了體驗的鴻溝。
但是,這份“便利”的甜度之下,蘋果的“卓里卓氣”也正不可避免地稀釋著其最核心的品牌資產——那份“果味”十足、引領風潮的獨特性與高級感。
當iOS系統那象征克制與秩序的柵格化UI,被安卓風格的“液態玻璃”動效與透明元素層層疊疊地覆蓋;當發布會后“抄襲安卓”成為社交媒體的主流調侃,而非對“蘋果式創新”的驚嘆——那個站在審美與技術尖端的蘋果形象正在悄然褪色。
果粉支付高昂溢價所換取的,從來不只是頂級的芯片或流暢的動畫,更是那份難以言喻的“蘋果獨有”的體驗優越感與身份認同。當這份獨特性隨著“安卓化”而流失,蘋果賴以支撐高端的品牌溢價邏輯,根基已然松動。
對安卓陣營來說的“果里果氣”,亦是一場豪賭,贏面在于爭搶高端蛋糕,賭注卻是用戶對其生態的認知固化--安卓是因為不如蘋果才抄襲蘋果。
為了沖擊蘋果壟斷的高端領地,安卓旗艦們傾力模仿蘋果的直角邊框、統一后攝模組和簡約色彩,但在設計趨同背后,卻難以掩蓋深層的撕裂:一方面,是系統底層碎片化帶來的版本割裂與兼容問題;另一方堆砌硬件、模仿皮相,卻在底層體驗的統一性、更新維護的長久性以及真正的“優雅純凈感”上,離他們效仿的對象——蘋果生態閉環下那種“如臂使指”的輕松掌控力也仍有實質性差距。
03
存量競爭
帶來的果卓“大一統時代”
當蘋果面臨困境,安卓陷入焦慮,用戶不禁疑惑:“為什么?”
在手機行業存量市場的巨大壓力與用戶需求的復雜交織北京下,科技巨頭在無法開墾終端機新大陸時,將目光投向“舊大陸”的優化與融合——優化自己的短板,融合對手的長處。
于是我們看到蘋果放下身段擁抱安卓的效率工具與靈活框架,以求在日益“效率覺醒”的用戶群體中穩住基本盤,并意圖吸引那些對安卓高效功能戀戀不舍的潛在轉換者。安卓復制蘋果的審美標準、系統質感,以求在利潤最豐厚的高端市場分得更大蛋糕,證明自己能提供不輸蘋果的“精致統一感”和“品牌溢價”。
果卓互學互鑒的時代,是一場圍繞著用戶留存與高端溢價的殘酷攻防戰。其結果不是一方對另一方的簡單勝利,而是兩大巨頭在體驗層面的殊途同歸。
雙方生態邊界正在融化,壁壘正在崩塌。蘋果和安卓都心知肚明地踏入了對方的領地,卻難免沾染上對方的泥土,模糊了自己的印記。其結果,不是簡單的誰勝誰負,而是在體驗層面的趨近與品牌靈魂的損耗之間,形成了一個難解的矛盾體。
想象一下,當蘋果和安卓進入大一統時代,用戶未來的最終選擇,或許也將不再是基于「果粉」或」「安卓黨」的理念認同,而轉向更實用更務實的角度去擇機。
而現在我們用戶,正坐在臺下,享受著融合帶來的便利,又帶著一絲懷舊,看著曾經的兩位斗士穿上了彼此的外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